了笑并没有说什么。
“立仁呢,你也别紧张,王家不是济世堂,不能随便一个称是王氏弟子的人都能够进入王家的族谱,接下来老夫要考你几个问题,你……量力而行就可以。”三叔公总觉得“立仁”这名字有些耳熟,一时半会儿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他望向王素的目光柔和中带着股威严。
对此王素也表示能够理解,在这些大家族中这种规矩一直都有存在,旁支的子弟只有表现出高出主脉同龄人数倍的才能才会受到族中长辈的青睐,像王素这样号称七公一脉的应该算是旁支的旁支了,想要加入王家族谱想来应该不会太简单。
“黎公善言,乃孔圣门下第一人,后世对其多有记载,立仁对黎公有何评价。”三叔公开口便抛出了问题。
黎公就是端木赐,字子贡,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斤,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同时他也被认为是儒商的鼻祖。
三叔公的问题看似简单,可却并不容易回答,凡是涉及圣人子弟的都不是好回答的问题,王素在皱眉沉思,座下的那些年轻人们却都在悄悄议论着这个少年的来历。
“黎公乃是孔门圣徒,有经天纬地之才,立仁纵有斗胆也不敢妄加评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有言:‘子贡利口巧辩,孔子常黜其辩’能够和孔圣争辩,一较口才高低的恐怕他属第一人,孔圣说他是‘瑚琏之器’,立仁同样认为如此。”
王素幽幽开口,引经据典,以古人之口来评古人,司马迁不够就搬出孔子来,反正自己置身事外,这样的回答虽有讨巧的嫌疑,却不失为最保险的方式。
“孔门多贤才,端木乃其一,立仁可知他人擅长何事?”三叔公紧接着问道,可以看得出他对王素先前的回答还是比较满意的。
他接下来的这个问题对王素来说就显得有些小儿科了,王素几乎是在他话音刚落便回答道:“《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此十人乃为孔门十哲,孔门七十二贤士各有千秋。”
“嗯……孔门无弱徒,他们皆是智者,立仁熟读古经,至于《孟子》、《荀子》老夫便不再多问,”三叔公对王素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颇为满意,其实说起来这两个问题考究的便是读书人对书本的掌握,三叔公顿了顿接着说道:“天下尽知我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