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斯勒的发展过程也证明了这一点。
没有人能明白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克莱斯勒汽车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会同意这么一个明显对克莱斯勒汽车不利的合并。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合并,克莱斯勒想要得到戴姆勒的豪华轿车制造技术,也应该是以克莱斯勒为主,新的公司应该是克莱斯勒.戴姆勒,而不是戴姆勒.克莱斯勒,双方合并后的公司的股份划分更不应该是戴姆勒公司拥有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57%的股份,而克莱斯勒只有43%,应该反过来才对,要知道,当时戴姆勒公司的全部产品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只有1%而已,这种情况完全不正常……这其实还不是醉不正常的,最不正常的是不但克莱斯勒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甚至新公司都是德国完成合并的,策者都来自斯图加特,参与的银行家也都来自柏林,这意味着戴姆勒.克莱斯勒甚至都不会被列入标准普尔500指数。
就在戴姆勒和克莱斯勒合并之初,就有人说这是世界级的文化冲突,戴姆勒赚到大便宜了,克莱斯勒则成了大傻叉,事情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借助这次的合并,戴姆勒公司不但成功的实现了自己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北美汽车市场上的漂亮翻身仗,更是借此成功的消化吸收了戴姆勒公司之前最为觊觎的宝贵技术:大型全尺寸豪华型suv的底盘设计技术和理念。
是的,戴姆勒公司在制造豪华型商务轿车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但德国人从来就不懂什么叫做”大型全尺寸豪华suv”,但通过和克莱斯勒的合作,戴姆勒公司迅速推出了自己的大型全尺寸豪华suv:奔驰gl级越野车,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奔驰gl级越野车的底盘几乎完全复制了大切诺基的底盘技术,可怜的美国汽车工业,连自己最擅长的一点东西都被德国人抢走了。
林鸿飞也不知道当年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内幕,但这并不妨碍他现在就布置下一颗钉子,为将来参与瓜分克莱斯勒做准备……好歹自己现在也是克莱斯勒的股东之一。
王国梁自然不知道这些,所以他理所当然的彻底呆住了,愣了好久,他才怔怔的问道,“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好记的我曾经说过要收购克莱斯勒吗?”林鸿飞却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
“当然记得!可是这么做和收购克莱斯勒有什么关系?”王国梁连连点头,林鸿飞曾近说过的被人认为是脑子有病的狂言,他怎么可能会不记得?
“当然有关系,不但有关系,而且关系大了,这次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