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三一七章 逐渐膨胀的野心(2 / 4)

世家 千年静守 3081 字 2021-06-21

就一定非前苏联人莫属,无数的欧美企业都在前苏联的各个加盟共和国大发其财,拼什么自己公司不能这么做?

只是习惯了拿来主义的阿克顿对林鸿飞这么做有些无法理解,“老板,搞航空电子、飞行控制这些东西需要花费很多金钱的,既然我们有联合信号、霍尼韦尔、罗克韦尔.柯林斯这些大公司成熟的产品可以选择。为什么我们要费心费力的自己搞研发?”

不但阿克顿不理解,连杰西卡也不是很理解,“老板,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大家都做自己最擅长的一方面,这似乎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因为大家只做一项,往往能够在这一方面做的更好……”

下面的话杰西卡虽然没有说,但意思却很明显了: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也是美国各大商务飞机制造企业的通病,本质上来说,世界上的各大公务和商务航空飞行器制造商,包括波音、空客和麦道在内,都是一个系统整合商,但林鸿飞想要做的却并不简单的是一个系统整合商,他的野心很大,想要在航空制造业的所有核心环节都有自己的能力,就像是后世国内的某家民族汽车制造商,垂直整合能力极其出色,除了轮胎和玻璃这些标准件之外,其他的全都自己造。

道理乍一看上去似乎是这样,但林鸿飞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却不这么认为,林大老板上一世的时候是世界内燃机方面公认的权威,被世界所有的大型汽车制造商追捧,他设计的发动机每一款都能卖出一个好的价钱。

但林鸿飞却很不满意,因为根据他的设计思路,自己设计的发动机明明可以发挥出更好的性能,但局限于车载电子系统的限制,发动机的性能只能够发挥出**成,如果换装成林鸿飞自己设计的化油器那当然可以发挥出发动机全部的能力,可惜,该死的环保法规让化油器彻底失去了用武之地,这让林大老板深以为憾。

上一世的林鸿飞是没办法,但这一世,既然有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的机会,林鸿飞当然不会客气,“原因很简单,一个原因是我们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成本。有些国家,对飞机的采购成本要求很苛刻,他们也不需要什么faa认证之类的玩意儿,对于这些国家,我们就可以使用我们自己的航电产品,那些有强制性要求的,我们则可以使用霍尼韦尔或者罗克韦尔.柯林斯的产品;另一个原因,我们还可以借此在这些航空电子系统提供商谈判的时候压低采购价格。”

他当然不会说自己还有更深一层的想法:除了民航飞机,自己还有更庞大的野心。当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