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制作品有署崇祯年款,卒年或已入清。陆扶照《南村随笔》说:“(三松)善画远山淡石,丛竹枯木,尤喜画驴。雕刻刀不苟下,兴至始为之,一器常历岁月乃成。”虽然朱松邻为朱氏竹雕开创者,但发展到朱三松,技术更加精炼,所刻笔筒、臂搁、香筒等物在当时便是极珍贵的珍玩,清代时期嘉庆帝对朱三松的作品也是情有独钟,尝题“传神只作萧疏笔,经久由来以朴存”。
“老板,这件笔筒我很喜欢,什么价位?”想明白以后郭毅对着老板道
“看小兄弟是个行家,我也不开虚价,这件笔筒有些损坏,三千块行的话小兄弟带走,如何?”老板看着郭毅道
“行.虽然有些破损,但老板开的价实在”郭毅没有废话直接点钱付账找老板要了一张油纸包裹了起来放在郭媛媛的背包里。
“哥,这个物件多少钱?”郭媛媛道
“这是明朝朱三松的竹制笔筒,没有亏损的话大约两万三四千块左右,现在有些亏损大约在一万出头。”郭毅回答妹妹
“就那么一丁点的损坏差别那么大啊,那你还买它做什么啊”?
“这是历史,老祖宗留下的遗产”郭毅严肃的道
郭毅一边与妹妹聊着天一边观察各个摊位上的物件。走了一圈看到没什么喜欢的了,虽然也有几件不错的物件,但郭毅没心情去捡漏了。好东西太少,不过排队等着坚定的人群中倒是有几件不错的,可是在没鉴定完之前相信他们是不会出手的,郭毅便与妹妹去旁边的咖啡厅继续坐了下来,他喝茶,妹妹喝咖啡,看起来很怪异。给妹妹讲述古玩知识。
“小兄弟,我可以坐下来吗?”这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了起来,郭毅抬起头看了一眼就惊愕的长大了嘴巴,赶紧站起来请这位大约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坐下。
“刘老师,您好。快请做”郭毅执后辈之礼请眼前这位不速之客坐下,并亲手为他倒了一杯茶水。
“没想到小兄弟认识我老头子,请恕我冒昧了。‘他(刘明忠)是鉴宝节目组请来的专家在古钱币跟杂项上面的成就是顶尖的。
“我一直很仰慕刘老师,经常听老是提起您”
“方便的话,请问你的老师是哪位?”
“中海海叔”郭毅恭敬的说道
“是那个老家伙啊,不错像他教出来的人知书达理,眼力非凡。既然你是那老家的徒弟我就不跟你绕弯子了,不是不是刚才收了一枚“绍兴通宝”旋读折十大钱”虽然郭毅穿的并不好但是从他的气质以及刚刚待人接物的形态上看,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