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知道京中情势如何,就算是知道了,在不清楚其他同僚会怎么做的情况下,一个是摆在面前的圣旨,一个是捕风捉影,没有公文的谣言,他们会怎么做?
答案几乎是没有任何可以质疑的,他们肯定会选择遵奉圣旨。
当然,如果说,朝中大臣下定了决心,就是要跟天子掰腕子,通过自己各种盘根错节的同年故旧,同乡朋友关系,通过私下的方式影响地方官员,倒也不是做不到。
但是,这就要考验朝中群臣的胆量了,在具体办事上稍稍拖延,想要挑毛病并不容易,可如果他们真的胆敢留下这种违抗圣意的实证,一旦被发现,朝局国法,可容不得如此放肆。
如今的朝中,只不过有些基本的默契而已,对于大多数的朝臣来说,真正让他们冒险出力,敢这么做的人,只怕少之又少,就算是有那么几个,能够影响到的范围也有限的很,无碍大局。
更何况,要是真的这么做了,便是明目张胆的挑衅皇威,真当如今这位陛下不会动手杀人吗?
一念至此,张輗又想起了另一桩事,问道。
“我没记错的话,早在皇庄之事被群臣知晓之前,陛下命人从户部抄录了和军屯相关的所有公文,户册和鱼鳞图册,保存在了宫中,如此看来,陛下恐怕早就打定了主意,就算群臣反对,也要强行推行此事了。”
朱仪点了点头,道。
“不错,如今朝中这些文臣,实在是过于骄矜了些,怕是看着陛下前两年听言纳谏,便觉得陛下忌惮他们,现如今闹得鸡飞蛋打,也是活该。”
“皇庄一事,有内宦主持,藩王坐镇,只要陛下肯支持,朝廷诸臣同不同意,其实压根就不重要,那些藩王,在朝廷禁令严苛的状况下,尚敢胡作非为,如今背后有陛下撑着,自然更是百无禁忌,别说地方的那些官员不敢阻拦,就算是他们敢拦着,这帮藩王也有的是法子让他们不得不尽力。”
抛开其他不谈,天子此次的做法,即便是以朱仪看来,也是叹为观止。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摆脱朝臣的钳制。
藩王的身份尊贵,但是实权却弱,可以说,如今的藩王宗室,如果想要参与到任何的政事当中来,都必须要依靠皇帝,这一点,和宦官颇有相似之处。
可以说,如今的藩王,早已经没有了明初时足以动摇社稷的力量,既然如此,作为宗亲,他们完全可以为皇帝所用,成为制约地方官员的一股力量。
与此同时,朱仪又不得不想到,当初天子初登基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