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陛下,这些海图记述,都是朝廷机密,臣岂敢随意带出京城,再者说,先时三宝太监下西洋,船队庞大,且皆配备军械官兵,臣纵有陛下旨意,又何敢组建如此船队?此诚朝廷方可为之事,臣不敢越权,亦无力完成,故而,斗胆请陛下收回成命。”这话倒是说的没错,严格意义上来说,海图航线,都属于军机秘密,不然的话,也不会被归于兵部管辖。
这种东西,可不能皇帝说给自己就真的接着,不然的话,稍有不慎,便是大祸。
藩王地位崇高,但是,一旦涉及到军政方面,却必须要慎之又慎。便是不谈倭患,光说是这海上的诸多暗礁,海难,艰险难测,想要保证最大的生还率,最好的办法,就是组建庞大的船队。
当初郑和下西洋便是如此,太宗年间,郑和每次下西洋,人数都至少超过两万七千人,其中有超过两万人,都是官军。
这等规模的船队出海,每次仍然会有不少折损,他区区一个代王,难不成能组建出更大规模的船队吗?
就算是能,他也不敢啊!要知道,这种规模的船队,其实说白了,就是一支军队,各地的藩王,如今连正规的护卫都没有,真要是搞出这么一支船队来,他怕是在漳州府王府都没建好呢,就得卷铺盖去凤阳蹲着了。
此处没有旁人,自然也不需要打那么多的哑谜。何况,这位一向唯唯诺诺的代王爷,好不容易这么硬气的说话一次,自然是有不得不说的理由。
朱祁玉看着朱仕壥的脸色,便知道他在犹豫什么。不过,他却并没有因此而生气,反而脸色愈发温和的开口道。”代王叔这话言重了,朕又没说要再起郑和下西洋之事,以如今国库的状况,就算是朕答应,那户部的沉尚书,也不会答应啊。”
“朕就是想知道这舆图到底是否为真,据那传教士所言,泰西诸国,还有这舆图上的亚墨利加等处,有不少我大明未有之风物,若能带回一些,也是好的。”
“王叔若是担忧钱粮,朕回头便下旨,将代王府岁禄增至万石,具以本色支取。”
“除此之外,朕再给王叔找些当初曾随郑和出海过的船手,南京前几年造过一些海船,王叔也可带走,到漳州府后,王叔只需再招募些好手,组起三五百人的船队,便可出海,倒也不必闹得向郑和下西洋那般阵仗。”这话一出,一旁的朱徽煣顿时眨了眨眼睛。
天子这次,出手可真是大方啊!要知道,岁禄万石,这可不是一般的恩宠。
在此之前,因为代王朱桂的种种恶行,代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