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仍旧同往常一般,于国事民事之上毫无建树,那么,就算朕能压得下这次,也压不下以后。”
“长此以往,宗藩改革,势在必行矣!”
这……
周王和鲁王等人面面相觑,眼中皆是一阵惊疑不定。
天子这话几乎算是摆明了说,要么接受礼部已经拟定出来的改革章程,要么,就得参与到赈灾当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让朝廷上下看见,藩王并非全无作用。
这个道理,他们当然能懂,可问题就在于……
这差事,真的能接吗?
皱眉沉吟片刻,周王斟酌着开口,道。
“陛下明鉴,若是为国效力,臣等自然义不容辞,但是,朝中舆情叵测,臣等若安分守己,则朝臣恐攻讦臣等于国无用,若安抚一方,则朝臣恐攻讦臣等邀买人心,居心不轨。”
“臣等并非不愿出力,实则是两相为难,只能两害相权,只替陛下牧守一方,时刻待朝廷召唤,不敢有其他所为。”
这话说出来,周王自己都一身冷汗。
因为已经不能说的再明显了。
他们每个人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自幼锦衣玉食,要什么有什么,可唯独就是不能做事情,地方民政赈灾,他们不是不愿意参与其中,甚至于,他们非常愿意做些事情。
毕竟,如果有的选,谁又愿意一辈子赋闲在家,毫无作为呢?
但是,不行!
靖难之役的教训太深了,所以,作为燕藩一脉,对于其他藩王的防备,是渗进骨子里的。
哪怕现在天子说的多么情真意切,可要让他们相信,朝廷对他们撤去了防备,还是太难了。
眼瞧着周王等人再三推拒,朱祁玉叹了口气,神色之间,隐隐透着几分失望,道。
“既是如此,那朕也不勉强叔祖了,叔祖不愿亲自参与到赈灾当中,那换个法子也可。”
周王等人心底有些惆怅。
他们本以为,自己态度这么坚决,天子就算再有疑心,也该是打消掉了。
可谁想到,天子前半句话还正常,后半句话却话锋一转,显然,还是不打算放过他们。
恰在这个时候,怀恩重新折返回来,在一旁禀道。
“启禀陛下,诸王已在殿外侯旨。”
于是,朱祁玉点了点头,道。
“召进来吧,去把王诚,宋文毅也一并召来。”
于是,周王等人算是松了口气,人多点,到最后万一应对不当,天子震怒了,那也好有人一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