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百七十八章:翻旧账~(2 / 6)

,到了现在,天子毕竟已经登基两年多了,民间还是如此,让天子的颜面何存?

也怪不得,内阁的首辅次辅两个人,都不敢单独来送奏疏,而是拉着对方一块才敢过来。

就于谦的这份奏疏,怕是谁看了,都得生气。

听听天子说的什么话?

笔锋遒劲锋锐,相比以前更加精进……

这是夸人的好话吗?

作为正经的进士出身,于谦的书法自然也是十分出色,但是,他的笔法一向是中正平和,这份自然也是如此。

这所谓遒劲锋锐,一听就不是说的书法造诣……

天子的话音落下,王翱硬着头皮,但还是上前劝道。

「陛下,于少保毕竟是兵部尚书,此疏虽言之过甚,但是,可见一片拳拳为国之心。」

「何况,边事一道,于少保乃个中行家,其谏言亦是为社稷国家考虑,恳请陛下切勿生怒。」

一旁的俞士悦也紧跟着道。

「陛下,首辅大人所言甚是,于少保身在兵部,又奉旨意赴地方整饬军屯,所见之事必为实情,纵

然言辞不当,但亦是为规谏陛下。」

「而且,如今朝野上下流言纷纷,于少保不在京中,难免受流言所惑,不能上体圣心,明晓陛下用意,此非于少保之过也,待此事风波平息,相信于少保定能知晓陛下一片苦心,主动入宫,向陛下赔罪。」

别的人不清楚,但是,那天议事,王翱和俞士悦都是在的,所以,他们很清楚天子的态度,其实实际上是不打算开战的,现在的朝野上下种种流言,乃至是兵部,户部,宣府的一系列行动,都不过是造势而已。

虽然说,后来喀喇沁部和翁里郭特部的联军也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以致于,他们也犹豫过,天子会不会因此改变主意。

但是到了最后,他们还是没有多言。

倒不是因为他们懦弱,而是他们知道,天子并不是像外头传言的那样是为争一时意气,或者是纯粹为了所谓功业之念。

既然杨杰传信来的时候,天子能够审时度势,最终决定只是加以威慑,便说明天子仍旧对局势有着清晰的判断。

既然如此,那么这个时候,他们就应该相信天子,不会轻易的改弦更张。

从这一点上来说,于谦的主张,其实和天子是一致的。

但是,问题就在于,如今于谦远在湖广,他并不清楚天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从奏疏上来看,这货说话也实在是让人火大,虽然说,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