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人多眼杂,而且用朝堂上的手段,迟滞是正常的。
所以,朱祁钰也同时让东厂去查,只不过,不会摆到台面上而已。
说到要下结论的东西,舒良就十分谨慎了,躬了躬身,道。
“皇爷明鉴,就目前来看,应当是如此,近段时间以来,首辅大人并未在内阁当中做什么出挑的事,但是,却和京城当中的诸多大臣关系越来越好,时常相互宴饮,交游甚是广阔。”
“奴婢虽不敢妄自揣测朝廷大臣,但也能看得出来,首辅大人在想法子融入京城的圈子当中,以便更加方便的沟通内外。”
“所以,如果江阁老针对萧学士之事,乃是首辅大人授意的话,也并非没有可能。”
“至于陈尚书那边,向来和萧学士不睦,江阁老更是陈尚书的学生,萧学士如今被罢职之后,能接任翰林学士的,也都是之前清流一脉的人物,这么想的话,倒是对陈尚书也有好处。”
朱祁钰的眸光闪了闪,道。
“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江渊接任?”
“他和杜宁一样,都是陈循的学生,而且,他和王翺走的近,由他来兼管翰林院事,虽不能令双方都满意,但却可令双方都能接受。”
“如今萧镃被士子们和科道唾骂,闹得沸沸扬扬,如果这个时候,有有力的清流大臣出面制止,也能迅速平复下来。”
“为朝廷尽快安定下来,江阁老,是最好的人选!”
这话虽然说的平静,但是,舒良却半句都不敢接,他敏锐的察觉到,此刻的天子,心中并不像表面一般平静。
乾清宫中静了片刻,舒良方小心翼翼的道。
“皇爷何必生气,左右不过是这些大臣们勾心斗角,瞧着皇爷肯顾及朝局大局罢了,可说到底,这让谁接任,还是要看皇爷的意思,清流又如何?这满朝廷这么多的大臣,难道说,还拔不出来能接任翰林学士的人不成?”
这话说的倒是爽快,让人听着舒心,但是,冷静下来,朱祁钰就明白,按照当前的局面,其实还真就是拔不出来。
前段时间,他对于清流打压的确实有些严重,裴纶,商辂这些可堪一用的人,因为拎不清楚,早早的就被打发出京。
再加上高谷的事又牵连了一批,整饬军屯时又外放出去一批,詹事府那边又弄走了一批,如今翰林院中剩下的,就是些专心研究古籍经义的学究。
朝廷之上,有清流资历,又有能力可以主持翰林院的,还真就是江渊和杜宁两个人。
但是,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