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宫里之前的那些奴婢,但是他那时候总觉得奴婢而已,翻不起什么风浪,可结果……
看着朱祁钰的样子,吴氏叹了口气,道。
“告诉你这些,不是想让你平白担心的,这几件事情出了之后,各处地方,哀家都布了人手,几个孩子身边,更是各添了不少周到的老人,时时看护着,不会出什么事的。”
“如今告诉你,是想让你知道,后宫里头哀家会照应着,哪些是大事,哪些是小事,哀家还是分的清楚的。”
这话自然便是在打消朱祁钰的顾虑,告诉他,虽然吴氏时常训斥汪氏,捏着杭氏等人,但是,在对外的时候,吴氏还是会护着她们的。
换句话说,她们的关系,没有朱祁钰想象的那么差。
“都是儿子的错,是儿子做的不好,让你们在后宫过的这么艰难,辛苦母妃了!”
虽然吴氏说查不出来,但是,朱祁钰心知肚明,背后的人,大概率是慈宁宫那边。
不然的话,她也不至于早早的就将太子给接过去,时时刻刻都找人跟着,人总是喜欢以己度人的,自己用了手段,便总是害怕被用同样的手段对付,这是人之常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是朱祁钰带来了这些祸事。
事实上,只要他下了和前世的朱祁镇一样的狠心,让舒良带着禁军将慈宁宫和南宫一封,找两个太监进去把里面的人勒死,自然万事皆休,从源头上将问题解决。
但是,一旦这么做,那将是一场不亚于靖难的血腥屠杀。
除了孙太后和朱祁镇两个最关键的人物之外,为了防止复辟,朱祁镇那一脉的皇子公主,自然也不能留,个个都要“暴病而亡”。
若再要彻底根除祸患,消除朱祁镇的所有存在感,那么连钱皇后和朱祁镇的一干妃嫔,也要随之“殉葬”。
朱祁钰自认为并不是一个过分仁慈之人,但是,即便不提其他的后果,单纯是心里的那道坎,他就过不去。
说是懦弱也罢,妇人之仁也罢,要让这么多人为朱祁镇一个人去陪葬,朱祁钰觉得不值。
何况,一旦这么做,给朝局带来的动荡,对礼法传承造成的冲击,还有国家可能会出现的动乱,都是他不可承受的代价。
为了自己一个人的绝对安全,去做这样的事,不是一个天子应该做的事,所以,朱祁钰选择了更温和,也更光明正大的手段,来解决朱祁镇的问题。
但是,既然要占一个理字,便是带着枷锁跳舞,难得随心所欲。
在外朝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