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了。
安安生生的休养生息一段日子,不好吗?
然而,对于沈尚书的殷切期盼,天子却并没有给予回应,微微一笑,侧了侧身子,对着于谦问道。
“于先生,你是什么想法?”
于谦自然也心知肚明,天子问的不是互市,而是九边。
瞥了一眼眼巴巴的沈翼,这位于少保罕见的不那么理直气壮,但是想了一下,他还是道。
“陛下,臣自然清楚户部的难处,但是,臣也有臣的难处,如今边境虽然安稳,但是无论是鞑靼,还是瓦剌,显然都贼心不死,只不过迫于局势,不得不俯首称臣。”
“所以为边境安宁计,建立完整的边防体系,乃势在必行之举,如沈尚书在廷上所言,紫荆关,沙窝等数次大捷之后,数年之内,瓦剌恐再难有大举犯边之力。”
“但正因如此,臣才不得不此刻提出九边策略,修筑长城,坚城,大规模调动官军,安置流民,都需要稳定的环境。”
“朝廷如今开了互市,为了迎回太上皇,陛下又同意恢复瓦剌的朝贡贸易,如此一来,谁也说不准草原部族恢复元气需要多久。”
“一旦战火再起,朝廷的第一要务,必然是抵御外贼,九边体系则再难有机会建成,没有长久完整的边防体系,大明在对敌之时,始终处于劣势。”
“因此,以臣之意,朝廷虽难,但仍要以边务为要,别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暂缓,但是唯独此事,却需要立行。”
相比较在早朝上,此处没有那么多反对的声音,于谦的压力小很多。
而且私下在君前奏对,很多当着朝臣的面不太好点的太透的事情,于谦也可以直言不讳。
因此,在构建九边的缘由上,他解释的更为清晰。
不过,于少保也不是强人所难之辈,看着沈尚书同样坚定的态度,他还是做了让步,道。
“即便如今户部岁入不丰,用度不足,但是如臣在廷上所说,一些先期的准备,总可以开始。”
“方才沈尚书也有所言,待得互市开始,户部压力便会稍轻,等熬过这段苦日子,明年夏税,秋粮征缴过后,户部有了钱粮,再正式开始建设九边不迟。”
这等于已经算是认可户部要暂缓的意见了。
只不过,于谦的意思是,即便暂缓,也要在明年正式启动,不能始终拖延下去。
但是,显然对于这个让步,沈翼是不满意的。
不过这一回,他却显得有些犹豫不定,瞥了一眼天子,见这位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