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章 渴望力量(1 / 3)

“如果试验成功,确实能够提升效率、节省材料,我们再考虑在全连逐步推广。如果效果不佳,或者出现其他问题,就立刻停止,恢复原方案。”

“是,连长。”排长领命而去。

很快,排长就按照高远的指示,在工事的某个次要区段,划出了一小块试验区域。

秦平也被排长叫了过去,让他全程参与试验方案的制定和施工过程的监督。

秦平心中既兴奋又紧张。他知道,这是高远连长给他的一个机会,也是对他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验。

在试验区域,秦平将自己的优化建议,与负责施工的班长老兵们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和解释。

起初,一些老兵对一个新兵提出的方案,还抱有一些怀疑和不信任的态度。但在秦平耐心细致的讲解和有理有据的分析下,他们也逐渐被打动,同意按照新的方案进行尝试。

例如,在物资转运方面,秦平建议改变以往单纯依靠人力肩扛背驮的方式,利用现场的一些废弃木料和绳索,制作了几个简易的滑轮组和斜坡轨道,大大减轻了人力负担,提升了转运效率。

在支撑结构方面,秦平根据力学原理,对一些非核心部位的钢筋用量和混凝土标号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了材料的消耗。

试验施工进行了三天。

三天后,结果出来了。

经过精确的统计和对比,在试验区域,按照秦平的建议调整施工方案后,整体的施工效率果然比其他区域提升了大约百分之十五,而材料的损耗也相应减少了近百分之十。

虽然改进的幅度,从绝对数值上看,似乎并不算特别巨大。但是,对于整个庞大而艰巨的军事工事修建任务而言,这百分之十几的效率提升和材料节省,累积起来,其意义就非同小可了。

这个结果,让所有参与试验的人都感到振奋。

高远连长在得到试验成功的报告后,亲自来到试验区域进行了查看。当他看到那些因为流程优化而变得更加顺畅高效的施工场面,以及那些因为结构优化而节省下来的钢材和水泥时,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他对秦平的看法,也在这一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改变。他开始真正正视这个新兵身上那种与众不同的“天赋”,并意识到,这种天赋,或许并不仅仅是空穴来风的小聪明。

在随后召开的连务会上,高远连长公开表扬了秦平在工事修建中表现出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志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