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维护保养相对更容易上手。
配件也更容易获取(在系统商城里)。
这对技术家底薄弱、维修条件极其有限的独立旅来说。
简直是量身定做的福音!
总不能送过去一堆开不了几天就趴窝的娇贵货吧?
老李不得骂娘?
其次,火力足够用!
T-26(后期型号)装备的45毫米20-K坦克炮。
在1940年这个时间点。
性能相当不错。
吊打小鬼子那些普遍装备37毫米炮的九五式、九七式轻坦,简直不要太轻松!
无论是穿甲能力还是火炮射程,都占据优势。
穿甲弹对付鬼子的薄皮坦克绰绰有余。
其配属的高爆榴弹(HE),对付步兵集群、机枪火力点和土木工事,也威力十足。
比小鬼子那37毫米“小水管”强太多了。
再者,机动性也过得去。
虽然它不像同门的BT系列那样,能跑出惊人的公路速度。
但T-26的越野能力和通行能力,在轻型坦克里算是不错的。
它的重量适中,对路面和桥梁的要求不高。
恰好能适应华北的复杂地形。
不至于像中型坦克那样处处受限。
能在山间小路、田埂地头发挥作用。
最关键的一点。
性价比!
它便宜啊!第2/2页)
中型坦克!
郭承渊的呼吸微微一滞。
但随即,他摇了摇头。
不行。
太重了。
晋省那边的路况和桥梁,根本承受不住这种级别的坦克。
送过去就是趴窝的命。
目光继续向下。
斯拉夫的BT-5、BT-7快速坦克。
速度飞快,冲击力强。
但装甲薄弱,地形适应性相对差一些。
还有...T-26!
皮实耐操的步兵支援坦克。
甚至还有自由联邦的M2、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小巧玲珑,速度也不错。
每一辆坦克都散发着冰冷的钢铁魅力。
每一张图片都代表着强大的突击力量。
让郭承渊的眼睛都快看不过来了。
选择困难症几乎要发作。
更强的坦克不是没有。
比如某些数据更亮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