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码头的消防水龙还在嘶鸣,李可苓的BP机在口袋里震得发烫,屏幕上“太平洋保险”的拒赔通知像块焦布,死死贴在1992年8月的日历上。
他捏着半块残布,打火机刻痕在掌心烫出红印......那是老王从火堆里抢出的江海纱线,焦边处还缠着未烧尽的银线。
“李老板,”保险经理陈永年的皮鞋碾过码头的焦土,墨镜遮住大半张脸,“人为纵火不在理赔范围,您这残布连个完整的经纬都没有......”
AI突然在脑内炸开,混着火药成分分析的蜂鸣:【残布纤维检测:硝酸钾含量23%,高于普通炸药15%,匹配1987年安氏火场专用火药,数据库相似度92%。】
“陈经理,”李可苓的瞳孔泛银,透视能力如银线扫描仪启动,对方袖口的油渍在视网膜上显形为3D分子模型,“您袖口的硝化甘油残留,和1987年纵火犯留在焦布上的完全一致......需要我调阅当年的指纹报告吗?”
陈永年的喉结滚动:“你……”
“我什么?”李可苓晃了晃AI同步投影的银行流水,【1992年8月14日,陈永年账户收到和胜集团5万元】的数字在视网膜上跳动,“是聊您昨晚和霍启明的17分钟通话,还是聊聊您领口的青龙领带夹?”
AI适时哼起评弹调子:【和胜帮高层标配,上周刚在南京东路裁缝铺定制,账单280元......比您月薪还高。】
陈永年的墨镜“啪嗒”落地:“你到底装了什么?”
“装了,”李可苓冷笑,“让你保单生效的证据。”他指向残布,AI自动生成的火药成分对比报告在视网膜上展开,“现在,要么赔150万,要么带着你的犯罪证据,去局里喝杯茶......顺便问问,您老婆知道您给和胜帮当狗吗?”
仁济医院的病房里,霍启明的电话在床头柜响起,扩音器里传来他的轻笑:“李可苓,码头的火,烧光了你最后一丝运气。”
李可苓盯着BP机上的股价波动,AI实时解析:【东方之珠股价跌12%,和胜集团涨25%,做空合约持仓量激增】。他接通电话,嘴角勾起:“霍先生,您炸的空货车,保费刚好够我在期货市场开10倍空单......芦苇纤维价格,现在该暴跌了吧?”
霍启明的笑声卡顿半秒:“你以为靠期货就能翻盘?”
“不是期货,”李可苓的透视扫过病历单,AI同步调取和胜集团的原料库数据,“是您藏在吴淞口的500吨化纤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