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更换了燃料之后,产生的影响竟然如此之大。
飞机的最大加速度增加到九十米每平方秒,即约为九个地表重力加速度,只不过以此加速度在大气层只能飞行约一小时;飞机总质量约三百二十吨;无疑起飞将更加容易。此次训练任务的大部分时间,他除了按下一个程序启动按钮外,应该不用进行任何操作,完全依程序进行。果然,操作台变成了面板模式。最重要的改变,莫过于自己的穿着不是以往的增压服,而是更高级的航天服。
广播中传来了倒计时的声音,“进入启动倒计时,十,九,八,……”他最后环视了一眼坐舱。
“七,六,五,……”按钮的护罩被他开启。
“四,三,二,……”他的右手食指放在了按钮的上方。
“一,启动。”食指发力,程序启动。
轻微的推背感传来,那只不过是一个重力加速度左右的推力,随后这个推力竟不断加大。相较平时起飞,能在零点三秒钟以内便可达到四倍的重力加速度,现在加速度的增加速度实在是太小了,每秒大约只能提高二倍的重力加速度,可尽管如此,经过八秒,在滑行了四百三十米后,飞机已达到每秒一百六十米的最低起飞迎风速度。当完成了最后九十米的匀加速滑行,速度已经接近二百米每秒。
加速度逐渐减小并同时调整飞行方向,当飞机突破音障后,便不再加速,飞机保持在巡航速度,充分利用空气动力进行飞行,此时的航向是北偏东。与以往飞行的另一些不同渐渐显现出来,首先是飞行高度的逐渐升高,天空渐渐灰暗,当飞行到升阳国九州岛上空时,高度已达到五十千米,进入到了电离层。天空此时完全变成了黑色,而下方,整个高丽半岛、半个升阳国已尽收眼底,身后舰队的位置恰好隐没于地平线之下了。
刘星宇好奇发动机的机制,不禁回放了从飞机后方拍摄起飞过程的视频,与之前的黄色火焰不同,这次喷出的竟是蓝色火焰。并且火焰竟是逐渐加大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加速度会慢速渐增了。看来这款发动机的限制变速机制非常先进呀。
由于飞机沿测地线飞行,此刻的飞行方向已完全转为了东北,而此时,进行了第二次方向调整,飞行几乎向正东方前进、提升。高度达到六十千米,机头扬起至接近四十五度,发动机加大了推力,很快便达到了八十米每平方秒,即八倍多的地表重力加速度——飞机进入航天模式。
虽然在模拟环境中,机内的广播却不断传来各种“正常”的语音。接近承受极限的持续推背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