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面临着被砍掉的巨大风险。除非……他能拉到一个极其重要的大额赞助。
而恰好,诺澜目前所在的媒体集团,正有这样一个推广预算,并且正在寻找合适的电台进行合作。更关键的是,负责这个项目洽谈的高管,是诺澜的“闺蜜”,对诺澜言听计从。
这意味着,曾小贤想要保住自己的饭碗,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去求助诺澜,利用她和那位高管的关系。
林默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契机”。他知道,以曾小贤的性格,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和所谓的“名声”,他很可能会不择手段。而“求助诺澜”,本身就触及了胡一菲的底线,如果曾小贤在此过程中,再做出一些更过分的选择……
同时,林默也得知,胡一菲争取了很久的一个国际学术交流项目的最终面试,就在几天后举行。这个项目对她的学术生涯至关重要,她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面试当天,她需要一个绝对可靠的人陪同前往(不仅仅是壮胆,可能还需要处理一些临场事务)。按理说,这个人应该是她的未婚夫曾小贤。
林默要做的,就是确保这两件对贤菲各自都极为重要的事情,恰好发生在同一天,并且……让胡一菲“恰巧”目睹或得知曾小贤的选择全过程。
他开始subtly地进行“信息引导”。
他先是在和曾小贤“偶遇”时,看似无意地透露了诺澜所在集团有大额推广预算的消息,并“好心”地提醒他:“曾老师,听说诺澜老师现在在那家公司挺受重用的,人脉也广。你要是能通过她搭上关系,说不定能给你节目拉来赞助呢?”
这番话正中曾小贤下怀。他果然开始动起了心思,但又碍于胡一菲,显得犹豫不决。
然后,林默又在和胡一菲聊天时,看似关心她的面试准备情况,实则“无意”中强调了面试当天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以及有一个可靠的人陪同的重要性。“胡老师,这种重要的面试,最好还是让曾老师陪您一起去吧?有他在旁边照应着,您也能更安心一些。”
他这番话,表面上是在撮合贤菲,实则是在抬高胡一菲对“曾小贤陪同面试”这件事的期望值。
一切铺垫妥当。林默只需要等待,等待那个关键时刻的到来,等待曾小贤做出那个“终极选择”。
决战的日子终于到了。
这一天,胡一菲起得很早,精心打扮,准备前往那个对她至关重要的国际学术交流项目面试地点。她昨晚已经再次和曾小贤确认过,他答应今天一定会请假陪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