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早晚要吃大亏!”
一时间,院子里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人欣赏傻柱的“仗义”和“真性情”,认为他虽然鲁莽,但本质善良,是个好人。有人则反感他的“冲动”和“暴力”,认为他缺乏理智,是个危险分子,早晚会因为这火爆脾气惹出大祸。
易中海看着眼前争论的景象,又看了看站在那里,因为被光幕评价“脾气火爆”而有些不服气,但又没法反驳的傻柱,心里暗自盘算。傻柱是他选定的养老对象,他自然不希望傻柱的形象太差。
于是,他站出来,开始“和稀泥”:“哎,大家也都别争了。柱子这孩子,我从小看到大的,他人啊,本质是不坏的,心眼实诚,也知道帮助邻居。”他先肯定了傻柱的优点,然后话锋一转,“不过嘛,这脾气确实是有点急,做事有时候欠考虑。年轻人嘛,火气旺,需要多经历些事情,多磨练磨练性子就好了。”
他这番话,既维护了傻柱,又指出了他的缺点,还给出了“可以改正”的希望,试图平息争论,保全傻柱的形象。
傻柱听到易中海替他说话,心里感激,但对那些说他“没脑子”、“愣头青”的邻居,还是气不打一处来,梗着脖子嘟囔道:“我就是看不惯那些坏人坏事!怎么了?难道看着坏人欺负好人,我还要忍着?”
他这倔强的样子,让支持他的人更加觉得他“有骨气”,让反对他的人则更加觉得他“顽固不化”。
这场关于傻柱“仗义”与“鲁莽”的争议,并没有因为易中海的和稀泥而完全平息,反而像一颗种子,埋在了院里人心里。这为傻柱后续的形象转变,以及他未来在各种冲突中的行为逻辑,都埋下了重要的伏笔。人们对他的看法开始两极分化,喜欢他的人更喜欢,讨厌他的人则更讨厌。
光幕并没有在傻柱的脾气问题上停留太久,在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议之后,画面再次切换,触及到了一个更加敏感,也更让院里人(尤其是许大茂和贾张氏)关注的话题——傻柱和秦淮茹的关系。
不过,光幕这次的处理方式,显得有些“微妙”。它并没有像盘点许大茂那样,直接给他扣上“勾搭”、“关系不一般”的帽子,也没有像后面可能发生的(根据大纲)那样,直接揭露傻柱的“真实动机”。
它只是开始“客观地”展示一些场景,聚焦于傻柱对秦淮茹一家那异乎寻常的“关心”和“帮助”。
画面一:傻柱下班回家,手里拎着一个沉甸甸的铝制饭盒,熟门熟路地就走进了秦淮茹家。秦淮茹接过饭盒,脸上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