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明家。
明台有些惊讶:“他居然去当老师了?我还以为他回国就会立刻拉起队伍闹革命呢。”对于放弃教职投身革命,明台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虽然是被拉下水的),但波尔布特的这种选择似乎更加深思熟虑,也更加隐蔽。
明楼淡淡道:“教书育人,是传播思想、发展组织成员的绝佳途径。尤其是在那个年代,教师身份更容易接触到有思想、有热情的年轻人。看来,他从一开始就目标明确,步步为营。”
虎头山根据地。
楚云飞,这位出身黄埔、信奉三民主义的国军将领,此刻眉头紧锁。他敏锐地察觉到这种发展模式的危险性。“共党最擅长的就是这种隐秘渗透,利用教师、学生等身份发展组织,防不胜防。等他们羽翼丰满,再想清除就难了。”他联想到国内的共党活动,对这种从内部、从思想上瓦解对手的方式充满了警惕。
光幕上的故事在继续:
“在担任教师的同时,沙洛特·绍秘密加入了当时还很弱小的高棉国共产党前身组织——高棉人民革命党(后改称高棉工人党、高棉共产党),并凭借其理论水平和组织能力,逐步在党内获得更高的地位。”
旁白声音低沉:“他行事极为隐秘,对自己的过去和真实思想讳莫如深,即使在党内同志面前,也常常使用化名,如同一个真正的‘幽灵’。他刻意与党内更倾向于与邻国安南国共产党合作的派别保持距离,逐渐将权力集中到自己和一批同样在巴黎留学归来的激进派手中。”
画面展示了一些东南亚丛林的影像,暗示着秘密会议和地下活动。
“他耐心等待着时机,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猎手,悄无声息地编织着自己的网络,积累着力量,准备在历史的舞台上发出致命一击。”
余则成看到这里,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寒意。这种极致的隐忍和对权力的精准掌控,让他想起了自己面对的某些对手,甚至更为可怕。这个“波波”,不仅仅是一个潜伏者,更是一个高明的权力操纵者。他深刻理解,这种人一旦发起攻击,必然是雷霆万钧,不留余地。
明台对这种深沉的心机感到有些不适,他更喜欢直接的行动,哪怕危险重重。
楚云飞则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必须警惕这种看似无声无息、实则步步为营的发展模式,绝不能给其壮大的机会。
光幕上的场景陡然一变,从城市的隐秘角落转向了茂密的、充满瘴气的东南亚丛林。
旁白声音变得更加凝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