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点头。
踹门大哥说:“还有一个男的,看起来年轻点。”
“叫什么?”
大哥摇摇头:“叫啥不知道,那人没给过我们名片。”
其中一人立刻说道:“姓陶,说话有一点本地口音。”
“嗯?姓陶?”周奕第一反应就是想到了那个坐过牢的陶聪,心说不会这么巧吧。
原本他已经不打算管这些人了,毕竟他们只能在这破楼蹲守,说明根本没有孟庆童的线索。
但是还有一个姓陶的本地口音年轻人,那这群人就还有价值,他决定查下陶聪的档案资料,找张证件照让他们认一认。
如果真是这个陶聪,那肯定比孟庆童这个外省人要好找很多,毕竟在本地有大量社会关系。
周奕跟乔家丽一商量,乔家丽觉得行,这群人在这里蹲这么久了,说明这里已经没有什么线索了,孟庆童肯定早跑了。
跟几人一说,最后踹门大哥和另一个男的跟随他们一起回了市局,剩下的人坚持在这里蹲着。
回到市局,乔家丽通过周奕提供的信息,很快就找到了这个陶聪的户籍资料。
把上面的照片给带回来的两人一看,两人脑袋点得跟捣蒜一样,说就是他,跟那个姓孟的一伙儿的。
周奕看了看照片上的陶聪,惊了。
这也太巧了吧,这还能串起来?
这谁给安排的啊?
本来他查陶聪,是想看看会不会跟之后的储蓄所劫杀案有关。
结果无心插柳,插到东海小区的案子来了。
周奕看看时间不早了,决定趁夜幕降临之前,去一趟这个陶聪家,了解一下情况。
两人马不停蹄地开车来到陶聪资料上的户籍地址,不是小区,而是一个大杂院。
像这种大杂院现在已经不多见了,都是早年间留下来的,陆小霜叔叔和奶奶住的就是这种大杂院。
这样的大杂院之所以能保留下来,纯粹是因为地理位置不佳,造小区轮不着,旧城改造不值当。
周奕见过,有些大杂院里能住二十几户人家,有的人家三代同堂挤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屋里,还有的为了增加活动面积,到处搭棚子。
厨房是搭的,厕所是没有的。
陆小霜就是,来了宏城后就一直住在搭出来的小小的阁楼里。
周奕先是绕着大杂院转了一圈,确定只有一个出入口,然后让乔家丽守在出口,自己进去。
因为他打算装同学,避免打草惊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