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九章 扶苏怒怼秦始皇(2 / 3)

而提问,对儒家所倡导的“仁”、“孝”、“礼”、“信”等观念,似乎颇为认同和向往。

他还被拍到在宫苑中,看到有内侍因小错而被苛责,会主动上前温言劝解;看到有年老的宫人步履蹒跚,会示意身边的人上前搀扶。这些细微之处,都展现出他与生俱来的善良和仁孝之心。

【始皇雄才扫六合,长子仁厚异父风。】

【好儒术,尚仁德;温良恭俭让,初显少年名。】

字幕点明了扶苏的性格特点。

看到天幕上展现出的扶苏这般模样,嬴政刚刚因回顾伟业而舒展的眉头,再次微微蹙起。

他当然知道自己的长子是这个性子。仁厚?孝顺?这些本身不是坏事。但,在他看来,对于一个要继承他这庞大帝国的君主来说,仅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甚至,过度的“仁”,在这样一个刚刚经历过血与火洗礼,内部暗流涌动,外部强敌环伺(匈奴)的帝国,可能会成为致命的弱点!

他需要的是一个像他一样,能够以铁腕手段镇压一切不服,能够以法家严酷之术巩固统治的继承人!扶苏的这种“温和”,在他眼中,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甚至有些……软弱。

其他帝王也看出了这对父子之间的明显差异。

“嘿,这小子跟他那个杀人不眨眼的爹,可真不像啊!”刘邦咂了咂嘴,说道,“看着倒是挺和善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扛事儿?”

李世民则若有所思:“性情敦厚,未必是坏事。为君者,行仁政,方能得民心。然,生于帝王之家,尤其是在开创守成之交,若无杀伐决断之能,恐难驾驭骄兵悍将,震慑宵小之辈。”他想到了自己的某些儿子,性情也有差异,这让他再次陷入对继承人培养的思考。

朱元璋毫不客气地哼道:“妇人之仁!当皇帝的,心不狠手不辣怎么行?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秦始皇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交到这种人手里,迟早得败光!”他对这种“温吞”的性格极为不屑。

康熙皇帝则相对客观:“仁孝为立身之本,亦是为君之基。然,过犹不及。尤其是在大秦初创,百废待兴,内外矛盾尖锐的背景下,为君者既需有仁爱之心以安抚天下,亦需有雷霆手段以震慑不臣。扶苏公子之仁,若无相应的‘刚’来辅佐,恐非国家之福。”

就在这父子性格的对比之中,天幕的画面,迅速推进到了一个引发巨大争议,也是导致父子关系出现裂痕的关键事件上。

【焚书坑儒起争议!】

画面展现了咸阳宫内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