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寂静才被打破。
“呼……”刘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洋溢着得意洋洋的笑容,他挺了挺胸膛,对着身边的萧何、曹参等人炫耀道:“看看!看看!咱老刘家的种,就是不一样!关键时刻,还是能出真龙的!嘿嘿,安乐公?那是装的!咱家阿斗,是神武帝!”他此刻的骄傲,简直要溢出来了。
太极宫内,李世民的目光,则若有所思地扫过站在不远处的太子李承乾(或者其他皇子,视其所处时期而定)。他心中波澜起伏,刘禅的例子,让他开始反思自己对子女的培养方式。是不是过于看重表面的才华和顺从?是不是忽略了内心深处的坚韧和潜力?“潜龙在渊……是虫是龙,唯心而已……”他低声重复着这句话,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应天府,朱元璋的眼神闪烁不定,他没有像刘邦那样得意忘形,也没有像李世民那样明显地看向自己的儿子(可能是太子朱标,或者皇太孙朱允炆,或者其他皇子)。但他内心的震动,绝不比任何人小。刘禅的例子,让他更加坚定了“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信念,也让他对识人用人,尤其是对继承人的考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他甚至在想,如果当初……不,历史没有如果,但他必须确保,自己的继承人,绝不能是那个“历史”版的刘禅!
紫禁城,康熙皇帝则已经恢复了平静,但他眼中的思索光芒却更加炽盛。他立刻吩咐身边的史官:“将今日天幕所现刘禅之事,无论‘历史’或‘魔改’,一字不漏,详细记录!尤其是‘平行时空’、‘魔改’、‘唯心而已’等语,务必载入史册,供后世参详!”他随即陷入了更深的思考:这种“魔改”发生的条件是什么?仅仅是“心”的改变?还是需要某种外力或者契机?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天道至理?他对后续的盘点,充满了更加强烈的期待和探究之心。
嬴政依旧端坐,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但那微微上扬的嘴角,显示出他此刻的心情并不平静。刘禅的“魔改”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他“人定胜天”的信念,也让他对这神秘的天幕更加重视。他想看看,后续盘点的太子们,又会有怎样不同的命运。
白帝城内,刘备在激动过后,身体的虚弱感再次袭来,但他精神却异常矍铄。他拉着诸葛亮的手,眼中充满了希望和欣慰:“孔明……阿斗……阿斗他……有希望!我大汉……有希望啊!”他不再担心自己离世后蜀汉的未来,因为他已经看到了,他的儿子,拥有着无限的可能!
刘禅的形象,在所有观看者的心中,被彻底颠覆了。从一个“扶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