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日上,国库日益充盈的景象,不同朝代的帝王们也纷纷给出了评价。
“会挣钱!好!非常好!”刘邦看得眉开眼笑,连连拍手,“咱就喜欢会搞钱的皇帝!国库里有钱,心里才不慌!想干啥就能干啥!这小子,不仅会打仗(指掌控权力),还会挣钱,比他爹强!”
(假设)若是汉文帝、汉景帝能看到,定然会深表赞许。他们推行“文景之治”,核心就是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发展经济。刘禅的许多做法,如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桑,都与他们的理念不谋而合。他们会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富民才能强国。
宋朝的皇帝们更是看得连连点头,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宋代经济发达,他们深知商业流通和财政收入对国家的重要性。看到刘禅如此重视农商,拓展贸易,充实国库,都觉得这后主深谙经济运行的规律。“富国之策,莫过于此!”一位宋帝可能如此感叹。
朱元璋虽然出身农民,重农抑商是基本国策,但他并不反对国家通过正当手段富裕起来。“国富才能兵强!没钱,拿什么养兵?拿什么打仗?”他哼了一声,“这小子,知道从地里刨食,也知道让那些商人把钱给咱挣回来,还知道跟周边的蛮子搞好关系,少打仗多做买卖,算是个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