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陨落五丈原,蜀汉失其擎天柱。】字幕悲凉地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唉……”李世民发出一声长叹,“孔明殁矣!蜀汉失此一人,如断脊梁,危矣!”他为这位未曾谋面,却在天幕上展现出无比才华与忠诚的智者感到深深的惋惜。
朱元璋也沉默了片刻,随即冷哼道:“诸葛亮一死,蜀汉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这担子,得看那个窝囊后主能不能扛起来了!咱看悬!”
刘邦也摇了摇头:“可惜了,这么能干的一个人,就这么累死了。这孩子(指刘禅)没了这个靠山,怕是真不行了。”
康熙帝亦感惋惜:“孔明以一人之力,支撑蜀汉数十年,可谓鞠躬尽瘁。其殁,非但蜀汉之损失,亦是千古之憾事。”
看到诸葛亮病逝的画面,白帝城内的刘备更是悲痛欲绝,老泪纵横。“孔明!孔明啊!”他捶打着床榻,泣不成声。他知道孔明迟早会离去,但亲眼看到这一幕,还是让他心如刀割。孔明一死,阿斗怎么办?蜀汉的未来又将如何?巨大的恐惧和绝望再次攫住了他。
天幕并没有停止。诸葛亮死后,画面快转,展现了蜀汉后期的景象。大将军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主持北伐大业。他同样才智过人,骁勇善战,一次次率领蜀军与强大的魏国军队周旋。
然而,画面中却时常穿插着一些令人不安的片段。有时是姜维在前线浴血奋战,后方成都却传来宦官黄皓弄权、排挤贤臣的消息;有时是姜维急需粮草兵员补充,朝廷却迟迟未能给予足够支持;有时甚至能看到刘禅在宫中听信谗言,对姜维的北伐事业流露出不耐烦甚至疑虑的神色。
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刘禅刻意掣肘,但画面通过这些零散片段的组合与暗示,清晰地传递出一种信息:后主刘禅并未像支持诸葛亮那样,给予姜维全心全意的信任和足够的支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内部奸佞小人的干扰和掣肘,导致姜维的北伐事业举步维艰,屡屡功败垂成。
画面中甚至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无奈场景,暗示着蜀汉后期人才凋零、国力衰退的窘境。
看到这里,诸位帝王的脸色都沉了下来。
李世民眉头紧锁:“君主昏聩,内有奸佞,外失良将支持,国事焉能不坏?姜维虽有孔明之志,却无孔明之时也!”
朱元璋更是怒不可遏,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混账!真是个混账东西!诸葛亮尸骨未寒,这刘禅就宠信宦官,自毁长城!将不知兵,主不知将,败亡之兆已显!气死咱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