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对他“学医搞动画”的质疑外,更多懂行或自认懂行的观众,开始讨论起动画这个行业本身,尤其是在华夏国的现状。
“动画导演?也能算明星?”
“别逗了,动画片都是给小孩子看的吧?”
“国漫?能有什么出息?一直都是半死不活的样子。”
“是啊,跟好莱坞、日本那些动画巨头比起来,差太远了。”
“投入大,回报慢,风险高,在国内搞原创动画,基本就是用爱发电,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这个饺子,估计也就是拍了个短片玩玩,想靠动画成名?难于上青天!”
“前面的张松文、王宝枪,好歹还有点盼头,这个饺子……感觉是榜单里最不靠谱的一个。”
悲观的论调,几乎占据了主流。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华夏国的动画产业,长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技术相对落后,创意普遍不足,市场环境不成熟,盗版横行……种种因素,都制约着国漫的发展。
虽然偶尔也有一些不错的作品出现,但大多是昙花一现,难以形成持续的影响力。
想要诞生一部能够媲美国际顶尖水平、并且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创动画电影,在很多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当光幕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只拍过一部短片的动画导演排在第八位时,观众们普遍感到的,不是期待,而是深深的怀疑和不解。
他们觉得,这要么是光幕搞错了,要么就是这个“饺子”,走了什么他们无法理解的“后门”。
甚至一些同样在国内从事动画行业的动画人,看到这个榜单时,也露出了苦涩的笑容。
“饺子?杨于?是那个做《大西瓜》的吗?短片确实不错,但……第八名?”
“太抬举了吧?我们这个行业什么情况,自己还不清楚吗?”
“希望能给国漫带来点关注是好事,但这么排,有点捧杀的意思了。”
“估计是想鼓励一下吧?但现实是残酷的。”
他们深知这个行业的艰难,也更能体会到做出一部成功作品的不易。对于饺子能够登上这个榜单,他们既感到一丝与有荣焉的欣慰,又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就在这片质疑、不解、甚至略带悲观的氛围中,光幕的画面,终于切换到了那个万众期待(或者说万众怀疑)的未来片段。
【未来片段开启】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