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读过几年书吧?能理解复杂的角色吗?”
“看他那样子,估计连签名都不会写。”
“让他演个皇帝试试?不得把龙袍穿成麻袋?”
偏见,如同病毒般蔓延。人们似乎忘记了光幕盘点的是“杰出明星”,而非“选美冠军”或“学霸”。他们仅仅凭借外貌和刻板印象,就轻易地否定了一个人的价值。
一些自视甚高的所谓“精英人士”,也加入了这场嘲讽的狂欢。
“这种审丑文化的盛行,简直是社会的悲哀!”
“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跳梁小丑,也能登上大雅之堂?”
“这是对艺术的亵渎!”
他们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批判着王宝枪的“不入流”,仿佛他的存在,玷污了“杰出”这两个字。
这场针对王宝枪的嘲讽风暴,比之前张松文所遭遇的,更加猛烈,也更加伤人。
因为它不仅仅是否定他的专业能力,更是否定他这个人本身,否定他的出身,否定他的外貌。
就在这片巨大的质疑和嘲讽声中,光幕上的画面,再次发生了变化。
这一次,不再是傻根,也不是许三多。
画面变得粗粝、昏暗,充满了压抑的气息。
那似乎是一个黑暗、狭窄的矿井深处。
两个赤裸着上身,只穿着短裤的年轻矿工,浑身沾满了煤灰和汗水,正在奋力地挖着煤。
其中一个,赫然就是王宝枪!
但此刻的他,脸上没有了傻根的纯真,也没有了许三多的执拗。
他的眼神,带着一种底层人特有的麻木,一种对危险环境的习以为常,也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和对外面世界的渴望。
他的动作,是那么的真实,仿佛他真的就是一个在井下挣扎求生的矿工。
汗水顺着他沾满煤灰的脊背流下,勾勒出因为长期劳作而显得有些畸形的肌肉线条。
【电影:《盲井》】
【角色:元凤鸣】
光幕打出片名和角色名。
紧接着,播放了几个关键片段。
元凤鸣被两个心怀鬼胎的“亲戚”(实际上是杀人骗保的恶徒)带到矿上,懵懂无知,对未来充满了简单的憧憬。
在黑暗的矿井下,他体验着繁重的劳动和危险的环境,眼神中逐渐染上了疲惫和恐惧。
他与其中一个“亲戚”产生了某种类似父子的情感,在黑暗中相互慰藉。
当他无意中发现了“亲戚”的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