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最初可能只是小范围内的调侃,但很快,就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
一方面,是因为张松文的表演确实“不像演的”,真实得可怕,让观众产生了“他是不是真的经历过这些”的错觉。
另一方面,也带着一种对演员演技的最高褒奖——当表演的痕迹完全消失,角色仿佛就是演员本人时,那便是演技的极致。
光幕似乎也觉得这个梗很有意思,特意将其放大,展示在全球观众面前。
【网络热梗:“建议查查张松文,不像演的!”】
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各种各样围绕这个梗进行的二次创作。
有网友将高启强处理鱼的片段,和他现实中(光幕之前展示的)在菜市场买菜的画面剪辑在一起,配上“不像演的”字幕。
有网友将高启强与徐江周旋时那隐忍算计的眼神,和他接受采访时略显局促的表情放在一起对比,反差巨大,更显戏剧性。
还有网友用这个梗来调侃其他演技浮夸的演员:“建议查查某某某,太像演的了!”
一时间,“建议查查张松文,不像演的”这句话,成为了全球网络上最火爆的流行语之一。
它以一种戏谑而又充满敬意的方式,肯定了张松文的演技,也让他的名字和“演技炸裂”这个标签,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
“哈哈哈哈!这个梗太好笑了!”
“确实!他演得太真了,我都怀疑他是不是本色出演!”
“这是对演技最高的评价了吧?”
“以后判断一个演员演技好不好,就看有没有人建议查他!”
“张松文老师,凭一己之力,提高了我们对演技的要求!”
就连平行时空的张松文,看到这个热梗时,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能理解观众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他在揣摩角色时,确实会尽可能地去贴近,去寻找角色和自己身上的共通点,甚至去“成为”角色。
这种“沉浸式”的表演方式,是他多年来坚持的信条。
如今,通过光幕的展示,这种坚持得到了如此广泛而有趣的认可,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他没有觉得被冒犯,反而觉得很荣幸。
这句“不像演的”,是对他演员身份最好的注解。
热梗的诞生,只是《狂飙》和张松文引发的巨大反响中的一个缩影。
随着表演片段和数据的不断冲击,全球的媒体和观众,对张松文的评价,已经从最初的“他是谁?”,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