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不甘,几分被逼到绝境后滋生出的野心。
一种强烈的、难以言喻的冲动,涌上了张松文的心头。
他想演!
他想立刻就去演这个角色!
他想去体验高启强那复杂而充满张力的人生!
之前的尴尬和羞耻,早已被对未来角色的渴望和对表演本身的激动所取代。
他看着光幕,眼神炙热,仿佛那不再是什么高维存在的恶作剧,而是……一个来自未来的启示,一个点燃他沉寂已久梦想的火种。
光幕上的片段仍在继续,但节奏稍稍放缓,开始聚焦于一些更细微的表演细节。
比如高启强在鱼摊上,处理鱼时那熟练得仿佛浸淫多年的手法。刮鳞片时手腕的巧劲,开膛破肚时下刀的精准,甚至连最后用抹布擦拭案台时的随意,都透露出一种长年累月形成的习惯,自然得如同呼吸。
这不仅仅是模仿,这是将角色的职业印记刻进了骨子里的表现。
光幕似乎有意放大了这些细节。一个特写给到高启强在数钱时的动作,手指因为常年接触冰水和鱼鳞而显得有些粗糙红肿,点钞的动作却带着一种小生意人特有的、既熟练又谨慎的感觉。
另一个片段,是他在旧厂街略显泥泞的路上行走,步履匆匆,却又下意识地避开了地上的污水坑洼,身体微微前倾,带着一种生活重压下的疲态。这是长期在底层奔波劳碌的人,几乎是本能的体态。
还有他与邻里街坊打招呼时的样子,脸上堆着笑,眼神却带着一丝疏离和戒备,那是常年看人脸色、小心翼翼生活留下的痕迹。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组合在一起,却构建出了一个无比真实可信的人物。
“我的天……他那个擦手的动作,跟我家楼下卖菜的大叔一模一样!”
“还有走路那个样子!太真实了!我爸以前干体力活的时候就是那样!”
“这根本不像演的啊!这细节,绝了!”
“我之前还嘲笑他演鱼贩子,我现在道歉!这演得也太像了!”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