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陌生的语言,如同天书般难懂。但他凭借着强化后的听力和记忆力,以及原主残留的一点语言基础,开始艰难地捕捉一些反复出现的词语和短句。
比如“钱”、“工作”、“警察”、“该死的”、“账单”、“政府”……这些词语出现的频率很高,让他隐约明白了这些概念在这个社会的重要性。
他会特别留意那些同样是底层华人或者亚裔面孔的人的交谈。虽然口音各异,有时还夹杂着他完全听不懂的方言,但偶尔能听到一些熟悉的词根,让他更容易理解一些。他从他们的抱怨和交谈中,了解到一些关于移民、身份、歧视、以及底层生活的艰辛信息。
他还会翻找垃圾桶,寻找被丢弃的报纸和杂志。虽然上面的文字他几乎完全看不懂,但他会仔细看那些图片。
报纸头版上西装革履、表情严肃的人像,旁边配着大段文字——那大概是这个世界的“大人物”或者官员?
体育版上奔跑跳跃的人影——这似乎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竞技活动?
广告版上花花绿绿的商品图片和价格标签——这让他对这个世界的物价有了初步的概念,也更加渴望获得“钱”。
偶尔,他会看到一些关于犯罪案件的报道,配有现场照片或者嫌疑人画像。这让他更加警惕,也让他对这个世界的“警察”的侦查能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他会特别留意那些描述作案手法和警方调查进展的(虽然看不太懂)段落,试图从中学习反侦察的知识。
除了偷听和翻报纸,他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是观察。
他观察行人的穿着打扮。富人区的衣着光鲜亮丽,贫民区的则破旧随意。这让他明白了衣着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社会阶层。
他观察人们的交流方式。点头、微笑、握手、拥抱,以及各种不同的手势和面部表情,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他也注意到,不同肤色、不同族裔的人们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隔阂甚至紧张关系。
他观察城市的运转。川流不息的汽车,高耸入云的建筑,无处不在的电线和信号塔,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这一切都展示着这个世界远超他前世认知的科技水平。尤其是那种人手一个的、可以发光、可以通话、甚至可以显示图像的小方块(手机),更是让他感到好奇和一丝忌惮。这种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广度,是他以前无法想象的。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