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无垠的画卷,他能看到表面的色彩,却难以洞悉其内在的结构与层次。
他还尝试着将自身最为擅长的木行生机大道,与西方教义中的“寂灭”、“涅槃”理念相结合,试图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生与死,创造与毁灭,这本身就蕴含着极高的道韵。但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与转化,其间的玄妙,又岂是那么容易勘破的?
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
慧竹发现,自己那引以为傲的逆天悟性,在冲击太乙金仙这道关卡面前,似乎……第一次显得有些不够用了。
并非是悟性消失了,而是太乙境界所涉及的大道法则,太过深邃浩瀚,已经超出了单纯依靠“聪明”就能解决的范畴。它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机缘的触动,更需要对自身道路的深刻明悟和那临门一脚的“顿悟”。
这是慧竹修行以来,第一次遇到如此明显的,来自于境界理解本身的瓶颈。
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或焦躁,经历了千万年的打磨,他的道心早已坚如磐石。但他心中也确实产生了一丝困惑和……轻微的急切。
并非是急于求成,而是他知道,西方教需要他尽快成长起来。师尊师伯对他寄予厚望,整个西方教的未来,隐隐系于他一身。他不能,也不愿,长时间地停滞在这个瓶颈之前。
他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方向出了问题?还是积累仍然不够?或者,是缺少了某种关键的契机?
他将自己的困惑,再次向准提和接引两位圣人请教。
准提和接引看着眼前这个眉头微蹙,陷入沉思的得意弟子,眼中并无意外。
他们知道,太乙金仙这一关,本就非比寻常。悟性固然重要,但心境、积累、机缘,缺一不可。慧竹能够凭借悟性一路高歌猛进到金仙巅峰,已经堪称奇迹。在太乙关卡前遇到瓶颈,反而是正常的。
“慧竹,不必心急。”准提温和地开口,“太乙之境,重在一个‘一’字,万法归一,万象合一,自身与大道合一。此‘一’,非强求可得,需水到渠成。”
他看着慧竹,继续说道:“你悟性虽高,于法则理解一点即通。然则,见多识广,有时反成障碍。你所学驳杂,木行、生机、金刚、菩提、星辰、寂灭……种种道意皆有涉猎,却未能真正将其拧成一股绳,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独一无二的‘太乙核心’。”
准提的话,如同暮鼓晨钟,敲在了慧竹的心头。
是啊!他因为悟性太好,学什么都快,反而涉猎了太多的东西。木行是他的本源,西方教义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