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年,对于洪荒大能而言,或许只是一次闭关的时长。但对于在逆境中奋力前行的西方教,对于以惊人速度成长的慧竹而言,这却是一段充满了汗水、智慧与坚韧的非凡历程。
慧竹的身影,依旧时常出现在菩提树下,或是灵溪之畔。他盘膝而坐,身形愈发挺拔,气质也越发沉凝内敛。天仙后期的修为早已成为过去,经过这漫长岁月的苦修与积累,他已经稳稳地站在了玄仙(炼虚合道)的巅峰,距离那象征着仙道一大分水岭的“金仙”境界,只剩下一步之遥。
这千万年的苦修,并不像最初那般突飞猛进。
虽然有圣人亲自指点,有逆天悟性加持,有他自己开创的聚灵阵、炼器法、炼丹术作为辅助,但西方的贫瘠,终究是难以逾越的客观鸿沟。
越是往高境界修行,所需的能量便越是磅礴浩瀚。尤其是冲击金仙境界,那更是需要海量的、精纯的天地灵气来凝聚不朽金性,锤炼金仙道果。
须弥山的灵气,经过慧竹简易聚灵阵的加持,虽然有所改善,但比起东方那些顶级洞天福地,依旧是天差地别。两位圣人虽然不时会带回一些零星的天材地宝,但对于冲击金仙所需的庞大能量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
慧竹深深体会到了师尊师伯以及师兄师姐们常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他的修炼速度,相比于之前的“一日千里”,已经明显放缓了许多。更多的时候,他是在默默地积累,如同愚公移山般,一点一滴地从稀薄的天地灵气中汲取能量,一丝一毫地打磨自己的法力,锤炼自己的元神。
《明王不动经》已经被他参悟到了极深的层次,元神坚固,法力精纯,道基更是被打磨得圆融无暇。他对于金仙境界的玄妙,在悟性的帮助下,早已洞若观火,不存在任何理解上的障碍。
他所欠缺的,唯有那临门一脚所需的庞大能量积累。
但慧竹并未因此而气馁或焦躁。
经历了这么多,他的心性早已磨砺得如同他本体苦竹一般,坚韧而沉静。他明白,修行之路,本就不是一蹴而就。西方虽苦,但正是这份苦,更能砥砺道心。
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自身所学和西方教义的深入理解与融汇贯通之中。他一遍遍地参悟圣人传下的妙法,结合自身悟性,推演着更深层次的变化。他尝试着将自己对阵法、炼器、丹药的理解,与自身的修行之道相结合,寻求触类旁通的可能。
他依旧保持着勤勉与刻苦,从未因为自己是圣人亲传,悟性逆天而有丝毫懈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