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老宅。
众人围坐在堂屋的方桌旁。
李酒缸端起酒杯,不时的敬酒,“俺们这辈,按岁数排,俺打头圈。
振华叔,您是主家,这盅得先敬您。
老舅!哲子是俺兄弟,您是他亲舅,也就是俺舅!俺干了,您随意。
婶子,做了一桌子好菜,辛苦了,俺得敬您一个……”
李酒缸如鱼得水,总能找到喝酒理由,从头到尾酒盅没放下过,绝对是酒局上最亮的仔。
有些主家也喜欢他这样的人,酒局上热闹,主家也有面子。
酒局散场,李酒缸已经喝歪了,被李志强一脸嫌弃的扶着往家走。
李哲站在门口挥手,“慢着点儿,道上黑。”
老李两口子将王荣生送到门口,王秀英叮嘱,“哥,回去烧点热水,泡脚解解乏。”看着侄子推着自行车出来,王秀英一把抓住车把手,“建军,你也喝酒了,车撂这儿,明儿再来推。”
“姑,俺听你的。”王建军把车往墙根一靠,搀着老爹往外走,“姑、姑父,你们回吧,俺们走了。”
赵铁柱也告辞离开。
把人都送走了,李哲抄起手电筒,“爹娘,我去大棚了。”
王秀英纳闷道,“这么晚了,你还去大棚干啥?赶明早起来再去呗。”
“我让柱子把咱家闲置的木床拉过去了,大棚里也能睡觉。”
王秀英有些心疼,“在地里睡觉,那多遭罪呀。”
“习惯就好了,你们回吧。”李哲挥挥手,拿着手电筒走了。
“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受这个罪。”望儿子的背影,王秀英眼圈发红,三个孩子里面老二最不听话,可她最疼的也是老二。
哎,都是上辈子欠的债。
“由他吧。”老李招呼了一声,他也心疼,但这是李哲自己选的路。
蔬菜大棚建好了,李哲比谁都开心,晚上喝了不少酒。
夜晚,村北地里一片寂静,李哲并不害怕,他太熟悉这片土地了。
到了自家地里,李哲拿着手电筒,在大棚周围逛了一圈,从东墙的通风门进入大棚,留出一片十平米的生活区,放着一张木床,床下放着一些生活用品。
新建的大棚塑料味比较重、墙体也有些潮,可李哲并不嫌弃,这里以后就是他的家了。
李哲简单洗漱,铺上被褥,躺在木床上,头顶望着大棚,内心有一种难以明喻的安全感。
他上辈子没啥大本事,也就刚种植大棚那几年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