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08章 【一山一水】定位观测试验田!实验背景:怒撞不周山!(2 / 12)

不懂,觉得迷糊,我想主要原因是出现了太多地名了。怎么把不周山、昆仑这些都扯进来了呢?它们之间还能有联系??】

一道接一道的弹幕,自眼前飞腾而过。

齐洛微笑着看向屏幕,等待观众们将压抑许久的情绪释放而出。

洋洋洒洒的弹幕雨,一直落了两三分钟。

当天边的残星被云影慢慢吞噬的那一刻,齐洛终于开口了。

“刚刚是大致的实验过程简述,我相信有人能听懂,但绝大多数的观众还是会觉得有些晦涩。没关系,接下来,我就带诸位详细拆分!而我们着手的角度,就是实验的全流程部署!”

实验的全流程部署?

所以主播真的是准备在这条科学与神学结合的路上越走越远了么?观众们如此想着,也同时抚平了心绪,想要看看从实验的角度,齐洛如何去对【精卫填海】进行解读。

第2/2页)

“我还是以我自己培育农作物的实验作为基准,来给大家介绍这个流程吧!”齐洛微笑着开口,语气从容。

“实验第一步,是划定试验田所在的范围!”

他如此说着,抬手朝眼前浮动的光学模组中指了过去。

“就是它们!而对应到《山海经》中,就需要从【精卫填海】的整个记录中去寻找答案。”

所以主播,这是又要开始展示他的定位神技了?

观众们眼睛滴溜转动,表情中充满求知欲。

“大家还记得我之前讲过的高维文明实验观测体系搭建逻辑么?”

问题抛出,旋即便有弹幕回应。

【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一山一石确定地理坐标系,一草一水确定观测生命介质,一仙一幻境”确定管理控制体系吧?】

“正确”,齐洛点点头,“那现在,我们就根据这个思路,结合【精卫填海】这场实验在《山海经》中的记录,来确定它所在的实验场域。”

齐洛如此说着,开始缓缓在光影世界中踱步。

“《山海经》中是这样记载【精卫填海】的,说有山名发鸠之山,上面有鸟,文首,白喙,赤足,叫精卫。它是炎帝之女,游于东海而溺水,经常衔西山的木石填埋东海。发鸠山是漳水发源的地方。”

“在这段记录中,主要出现了两个地名,两处水域!”

“地名:发鸠之山、西山!”

“水域:漳水、东海!”

说话间,齐洛已行进到了一处山水相接的区域,他举目望去,抬手在空中指了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