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政治仗’?打给国际社会看的?目的是通过在国际观瞻之下展现抵抗的决心和惨烈的牺牲,来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干预甚至援助?”
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用巨大的、可预见的牺牲,去换取虚无缥缈的国际干预,或者仅仅是……为内陆的战略转移争取宝贵的时间?这手笔……太冒险了!也太狠了!简直是在用几十万将士的生命和一座城市的毁灭做赌注!”
高启强被这个决策的冷酷和决绝所震惊。他意识到,这场“龙城血战”的背后,恐怕隐藏着极其复杂的政治算计和战略博弈。这让他对这场战役的兴趣,瞬间提升了好几个等级。
廊州,梅长苏听到这个决策,也是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兵行险着,置之死地而后生?”他轻声自语,推演着其中的逻辑,“于繁华之地、无险可守之处主动求战,示敌以弱,诱其主力来攻?此计若成,或可将敌军精锐吸引至我预设战场,以空间换时间,消耗其锐气?”
但他随即又想到了另一种可能:“抑或是……苦肉计?明知必败,明知牺牲巨大,却故意选择在万众瞩目之地,打一场惨烈无比的血战,以悲壮之姿态,向天下人昭示抵抗之决心,激发同仇敌忾之心,并博取外部强援之同情?”
梅长苏摇了摇头,觉得这两种可能性都充满了巨大的风险。“无论哪种计策,都需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以一城之安危,数十万将士之性命为赌注,行此险招……此决策者,其心智,其胆魄,非常人所能及也。只是不知,此险棋,最终是成是败?”
他对这个看似不合常理的决策充满了好奇,也对其可能带来的惨烈后果感到担忧。
市委办公室,李达康听到这个决策,也感到非常震惊和不解,但同时,他也意识到了其背后可能存在的深层战略考量。
“战略决心非常大!”他沉声说道,“在最不应该打仗的地方——国家经济心脏、国际观瞻所系之地——主动发起一场大规模战役,这必然是基于超越纯粹军事胜负的考量。”
他分析道:“可能是为了粉碎敌人速胜的计划,将其拖入持久战的泥潭。也可能是为了向国际社会展示抵抗决心,争取外部援助。还可能是为了掩护后方进行战略转移,为长期抗战做准备。”
但无论目的是什么,李达康都对这个决策可能带来的巨大代价感到忧虑:“选择在龙城开战,对城市的破坏将是毁灭性的,对经济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对民众造成的伤亡和苦难也将是极其巨大的。做出这个决策,需要承担难以想象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