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俩口,男的姓孟,女的姓王,靠在塘坨市场卖菜为生。第二户谭姓阿姨,在洪江副食品公司工作,爱人开了家裁缝店,平时两口子多住店上,很少回家。第三户就是江宥云的家,江宥云的父亲下岗后,到怀化打工创业,平日就母子二人,姚玉兰既要上班挣钱,又要操持家务,也是风来雨去,含辛茹苦。第四户男主人姓欧,女主人姓胡,都是洪江化工厂的工人,育有一女,生活虽说清贫,但一家和睦,其乐融融。第五户也是一家三口,大叔姓李,大妈姓宋,靠在塘坨市场卖水果为生,育有一子,疏于管教,二十多岁的人,常年混迹社会,游手好闲。
90年代的筒子楼,家家户户房门敞开,来往密切,常说“远亲不如近邻”,若哪家有个三病两痛,急事难题,只需吆喝一声,大家都来帮忙,很是融洽温馨。
江宥云蔫头耷脑,一步步往家里挪。门口的王婆婆看见,似乎知道些什么,忙把江宥云拉到身边:“鬼崽子,你怎么现在才回来,你妈都急死了。”
江宥云哭丧着:“王婆婆,你跟我妈说说好话,我怕被打。”
王婆婆语重心长:“你是男孩子,做错了事,要学会承担,不能逃避。”江宥云一听,心凉了半截,也不多话,径直往家里走。
临近家门,江宥云屏住呼吸,蹲在窗台边偷看。外屋正中央,放着一个老式衣柜,左边一个自制沙发,右边一张小床,床边有个高低柜,柜上摆着一台黑白电视。窗台下的小桌上,放着个高压锅,另外还有两盘菜,用碗盖住。房间虽然小,但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昏黄的灯光下,姚玉兰靠在沙发上,左手托腮,双目紧闭,很是疲惫的样子。
姚玉兰是洪江瓷厂的工人,本来在贴花车间,自从江崇德下岗去怀化创业,又没有生活费拿回家,为了拉扯江宥云,主动申请去高温车间,这样一来,每月可多得十五元的高温补贴,加一斤油,如果完成任务,还可以提前下班,回家做饭。每天在五十多度的车间里工作,辛苦可想而知,今天让江宥云一关房门,迟到扣钱,姚玉兰心里那个气呀,气江宥云好不懂事,不体谅自己的艰难,只惦记着一个玩字。
迷迷糊糊,门外传来一声:“妈妈。”姚玉兰睁开双眼,看了一眼,江宥云站在门外,双手背后,抖抖簌簌,不敢再多说一个字,两眼空空洞洞,望着屋里。
姚玉兰看一眼挂钟,八点四十分,于是默默起身,指了指桌上的饭菜,说了声:“吃饭。”
江宥云见姚玉兰没有发飙,心中疑惑:“难不成老妈发善心了?”不敢多想,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