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算是老赵家祖传症状,但事实上无论历史记载,还是原身记忆中第一次发作可是在十几岁时,何况精神病这类,纵然有遗传使然,明显跟环境分不开的。
试问一个整日抑郁,心情不安,或是每日开开心心,到底哪个容易诱发病因想来没人会不明白。
何况这会儿仁宗方才三十来岁,这些年陆续也有公主皇子诞生,虽没养活就是了,但显然还没放弃未来子嗣的程度。
担忧女儿?担忧到给九岁的小姑娘订下丑陋木讷的表叔?连历史都记载的弥补加恩母族,都要被说成父亲对女儿的拳拳担忧……
史书最早有关福康公主的记载是什么?
宋史有记:“主幼警慧,性纯孝。帝尝不豫,主侍左右,徒跣吁天,乞以身代。”
即是在父亲生病时,亲自服侍在父亲身边,甚至赤足散发向天祷告,愿以身代父受罪。
要知道古人有多信奉誓言,原身才多大的小姑娘便能说出以身代之,以命偿之。
这样乖巧孝顺的女儿,最后却被逼成了那般模样……
彼时所有人都厌弃她不顾体统,肆意妄为,夜扣宫门,性若疯魔,却不想这份疯魔究竟是谁造成的。
将一个人逼成疯子,却又要假惺惺的问她为何疯魔?
何其可笑?
就这,还是十多年来唯一女儿的待遇。想想当年作为独女的玉录玳什么待遇,再看看原身……
尤其原身当年明明已经奋力逃脱,好不容易和离,却要在最后被自家父皇一纸圣旨再次被推入其中。堂堂一朝公主最后落得个无人问津,在寒冷的冬日被炭火灼伤,死时床上甚至爬满了虱子……
只要一想到原身离世前的惨状,纵使安宁心下亦免不了升起一股无边的怒火。
思衬间,伴随着一阵吱呀的响动声,一位女子不知何时已经到了床前,动作熟练地将自家女儿裹在身上的被褥拿开,温声唤道:
“囡囡!”
眼前视线骤然明朗。
只见来人身着桃红抹胸,上置牡丹花罗绛红大袖,一举一动莫不透着妩媚艳丽,正是原身记忆中的生母苗娘子。
见到来人,安宁眼中瞬间蓄起了泪花:
“姐姐……”(宋朝皇宫规矩,儿女要称生母为姐姐)
见唯一的宝贝女儿如此,苗娘子心下瞬间揪做了一团,当即便将人搂进怀里。
“没事的,囡囡放心,我这就求你爹爹,还有你余娘子,一定不会让女儿你嫁给那般鄙陋之人。”
“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