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若得到消息之人无喜可讲,又有什么意思呢?
然而谁曾想,这事儿寸就寸在这儿,当日因着过于震惊之故,素来周全的老太太竟也将此事忘了……
偏圣上昨日那般大张旗鼓,京中消息素来又传得快。
待到第二日,知晓这个乌龙,等家里再派人通知时,消息素来灵通的崔家太太已经抢先一步得了信儿。
这才造成了早前这般尴尬的局面。
待一众男人去了前院。
瞧着眼前面色明显不大好的大女儿,俞氏不觉轻叹了口气:
“昨日之事,是娘亲这里做的不够周到,惹得你丢了面子,待会儿女婿那里娘会解释……”
解释,呵,现在解释还有用吗?
思及今早那般难堪的情景,杨婉刚想开口说些什么,视线却在掠过一旁的安宁时复又咽了下去!
只想到方才夫君不可置信的眼神,紧紧握着手中的锦帕,杨婉心下不觉闪过些许悲凉。
成婚后,第一次认识到,原来她在这个家,已经是个外人了。
疏忽,呵,这般大的事,阿娘都能疏忽,任旁人把她的面子往地上踩……
也是,三妹即将成为飞上枝头,成了金尊玉贵的亲王妃,阿娘眼里更没了她这个大女儿。
亲王妃,三妹那样的,不学无术,事事无成,都能是亲王妃……
思及此,杨婉心下愈发焦灼,夹杂着丝丝不甘。
大堂内,早前愉悦地氛围也逐渐消失。
一派安静中,安宁没有开口,只安静的窝在自家阿娘身侧,私下小手不住握着自家阿娘温暖的大手。
倒是上首,老太太不知想到了什么,面色陡然凝重了下来。先是定定地看了眼眼前明显面色不对的大孙女,这才沉声开口:
“不对,婉丫头,按理来说你常日于一众闺秀中私交不少,人缘素来不错,事关你亲妹妹,又是赐婚这么大的事,竟无一人上门同你说道一声儿吗?”
或是派人恭贺一声?
怎么也轮不上亲家先一步得信儿吧!
这话,可就严重多了!
要知道宗妇,交际能力,维持家族,或者个人关系的能力,都是必不可少。
作为嫡长女,老太太素来精心教导,再如何,这上面也不该出了错漏才是。
何况在这之前,杨婉在外风评向来不错,为人端庄识大体,交际中眼色也不缺,若不然便是碍于老太太的面子,崔家早前也不会上门儿求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