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谢老四这些年可是看得清清楚楚。既然四丫开了口,那必然是有几分把握的。
至于三娃没有夫子教?
谢老四更是嗤之以鼻。他才不像大嫂那个蠢娘们儿眼皮子浅,四丫要是不比徐夫子厉害,他谢有成这些年能这么殷勤?
他今年可都二十了,要是三娃侥幸能考中,说不得娶个城里媳妇也不是梦。
至于贴上去那些银子,作为家里最受宠的儿子,他就不信,他老娘能舍得教他吃亏。
有了谢老四开头,一旁的老大同样掏出了一两碎银,连向来抠抠缩缩的谢老二,都把压箱底儿的私房钱给拿了一半儿。
虽然也没多少,到底有个态度。
其实考试的钱,安宁还是有的,不过对几个叔伯出钱,安宁也没打算阻拦。
就像谢老头说的,小弟一旦考上,整个老谢家都能得好处。就算童生,在乡下也是有些分量的。
这年代家族血亲可不像现代那么单薄,一人有了出息,势必是要提携帮扶家里人。
总归日后关系摆不开,提前收点利息不好吗?
总不能啥也不干,擎等着沾光吧!
不过………安宁抬眼看了眼上首目光严肃,脸上却带着欣慰的谢老爷子。
老爷子来这一遭,未必不是想教小弟日后有了出息,别忘了家里几个叔伯们。
总之,这一晚,除了颇有微词的谢大伯娘,老谢家可以说分外和谐。
二月初,空气中还带着几分凉意。谢三娃,不,现在应该叫谢琰已经收拾好了行囊,在家里一众人殷切的目光下,跟着谢老三一道踏上了去往县里的牛车。
十岁的男娃个子并不算高,勉强才到大人胸口的位置。然而此时谢三娃一身青色长衫站在人群中却格外醒目。小小年纪已经有了几分斯文秀雅之姿。
尤其同一旁的谢大娃,二娃站在一处,简直难以想象这是一家子的程度。
更是难以想象,早在四五年前,对方还只是个同二娃差不多仿佛的,流鼻涕小孩儿。
之前没有对比,如今一眼看去,谢大伯娘只瞧地眼眶都红了。
这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
这是在场所有谢家人的心声。
也是有谢三娃这个对比,安宁自己这些年并未太过掩饰行为举止的变化,因着循序渐进之故,并未引起众人怀疑。
读过书的人,四丫又这么聪明,没有变化才奇怪嘞。
时间就在一大家子焦急等待中缓缓流过。
一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