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除非有密道,我和王普一直在这盯着,眼皮都没眨一下,那人绝没有出来。”
高原很肯定的回答。
“太好了!”李涯欣然大喜。
袁佩林爆料出来的这个人根子很深。
表面上是陈立夫的远亲。
以前曾在行政院担任过要职,在文艺界也很有名望。
据说唐绍仪、张少帅在津时,都曾在他的宅子里住过一段时间。
可见此人地位不菲。
若非袁佩林的泄露,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位吃穿不愁的名流会是红票呢?
根据情报。
袁佩林本人并未跟徐远山有过任何交集。
只是在延城边保担任要职时,无意间看到了一份关于津海的内部文件,里边提到了这个地址。
上边标有绝密二字。
本是发给克公的。
但机缘巧合下,他看到了。
袁佩林不知道这个地址住的是谁。
但他看过绝密文件的内容,这里是津海与延边组织直接联系的一个要点。
如果说整个津海的地下组织尽毁。
延津路69号,就是最后的火种。
可想而知,这个徐远山的重要性。
跟徐远山来往的人,也有可能是红票骨干。
毕竟津海地下组织亟需恢复。
这时候是完全有可能派要员来主持大局的。
“老天助我,一网捞俩肥的!”
李涯咬了咬牙,目光一冷吩咐道:
“院子四周布置人,防止逃跑。
“动手!”
……
宅子内。
董先生正跟徐远山喝茶。
“老董,你怎么来津海了?”徐远山问。
“组织上派我去镇江谈采购军需的事。
“这不顺道津海,又给我安排了新的任务。
“津海这边的地下联络站一直建不起来,之前的明码电台又遭到了破译,好几位一号线的同志成了闲棋冷子。
“眼下开战在即,组织急,这些同志也急。
“他们对联络点不信任。
“所以只能派我过来居中调和。
“万幸的是双方已经顺利接洽上,工作开展的不错,刺杀袁佩林的锄奸队同志,也悉数营救了出来。”
一提起余则成,董成脸上有掩饰不住的骄傲和欣慰。
“可联络站的活干的并不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