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行起身离开,自始至终都再未开口说话。在回吴家的车上,他反复思量这里面存在的问题,该如何才能解决,开口问道:“临川,常威有多少钱?”
“对外公布的只有他的薪酬和分红,这些年下来可能有几个亿吧,但据我了解,他还投资了其他产业,保守估计身价几十亿是有的。”
“嗯。那你们家有多少钱?”
“我们做的主要都是重资产行业,资产总量不好评估,其中现金占比并不高,可支配现金大概在几百亿上下。”吴临川赶忙又补充道:“周先生,之前给您的黑金卡是不限额的。”
周行点点头,他终于明白了,这些人并不是没钱,而是已经非常有钱了。所有制定规则的人都会潜意识地将规则设定向自己所在的一方倾斜,所以才会导致所谓的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特别是从物质匮乏的年代到如今物质极其丰富,不过只有短短几十年,这些人的心理仍然处于饿肚子的状态之中。但周行不能随便对普通人出手,也不可能随意改变商业规则,如果让吴家再投资一家,强行与他们竞争,可能有效,但又陷入了另一个死循环之中,看来要解决这种问题,要从另一个角度下手了。
周行转而说道:“过去大部分人食不果腹,你们也不好到哪里去,暂且不论。但现如今,你们的钱已经多到花不完了!我不要求你们达则兼济天下,但你们要明白一点,你们不是独立的个体,长期的分配不公伤害的是所有人,也包括你们自己!”
古人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看似是句毫无意义的口号,但背后却隐藏着大智慧。华夏的历史就好像陷入了某种无限循环之中,新朝初立,百废待兴,景通人和;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大量百姓无所依存;后期资源高度集中,最终陷入大混乱,历朝历代莫不如是。放在个人身上,他们占据了更多的土地,聚敛了更多的钱财,但能用出去的却很有限,这必然导致了有人无法获得必要的生存资源;而在大环境的角度上,大量财富被埋在了地底,无法参与到分配之中,就会引发生产要素循环不通。而古人的这个兼济观念,看似是道德修身,却是暗合环境发展规律。
吴临川说道:“是的,周先生。钱是永远赚不完的,人们只是习惯性地将更多的利润分给自己。”
“还有一点需要明白,你们的所谓的成功依仗的并非个人能力,是占得先机,是身份地位带来的,而你吴家的地位是我给的!现在,我给你吴家立几个规矩:第一,正常的商业竞争我不管,但不要随意抢夺他人产业;第二,提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