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亮吗?会不会还不够独特、不够吸引人?”她不断地在脑海中模拟观众的反应,试图从不同角度去审视这些亮点,寻找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得利会反复检查PPT,生怕出现任何技术问题。他一遍又一遍地在不同设备上播放PPT,检查字体是否显示正常、图片是否加载完整、动画效果是否流畅。哪怕是一个微小的卡顿或者字体变形,都会让他紧张不已,立刻进行调整。他深知,任何一个技术失误都可能破坏整个展示的效果,让他们的努力功亏一篑。
饭敏正会对设计的展示环节感到忐忑,不确定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她担心观众对故事结局投票不感兴趣,或者小谜题过于简单或复杂,影响观众的参与度。她不断地在脑海中预演展示场景,想象着观众可能的反应,思考着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些环节,增加它们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金达莱在收集优点的过程中,会担心借鉴得不够巧妙,失去了自己作品的特色。她看着笔记本上记录的其他小组的优点,心中有些纠结,“这些优点确实很好,但怎样才能将它们融入到我们的作品中,又不显得生硬呢?会不会让我们的作品失去原本的风格?”她反复思考着融合的方式与尺度,力求在借鉴他人长处的同时,保持自己作品的独特魅力。
崔百合则会一遍又一遍地校对文稿,总觉得还能再优化。她对文稿的要求近乎苛刻,哪怕已经检查了无数遍,还是会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她不断地调整着词汇的选择、句子的结构,希望能够让文稿更加完美。
然而,正是这种压力,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让他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共同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每当有人感到焦虑时,其他人总会及时给予安慰和帮助。
当玫瑰为亮点不够突出而烦恼时,得利会安慰她:“玫瑰,你梳理的亮点已经很精彩了,它们都是我们作品的精华所在。观众一定会被这些亮点吸引的,相信自己。”金达莱也会补充道:“是啊,而且我们还有其他展示环节作为辅助,一定能让观众眼前一亮。”
当得利为PPT的技术问题担忧时,饭敏正会笑着说:“得利,你对PPT的制作已经很熟练了,之前也检查了那么多次,肯定不会有问题的。就算真的出现小状况,我们也可以随机应变嘛。”崔百合也会点头表示认同:“没错,别太担心,我们都相信你。”
饭敏正为展示环节忐忑时,玫瑰会鼓励她:“饭敏正,你设计的展示环节很有创意,一定会吸引观众的。只要我们在展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