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5章 潜龙在渊(2 / 4)

他没有直接答应,而是笑着问了高羽一句,“不知二郎年齿几何?”

高羽道,“今岁十六。”

崔光点头,笑着道,“这样吧,离弱冠尚有四载,四载之后,届时你若是对老朽取的‘表字’仍不满意,老朽再为你取一个可好?”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

高羽只好点头。

“谢过崔公!”

李崇等人心里都跟明镜似得,都清楚崔光取这样一个表字是为了啥。

见两人话毕,当即主动开口将话题给带了过去。

吏部尚书崔亮开口道,“太后令我想个对策,用以调和文武,畅通官吏进退之事宜。”

高羽大惊,这等朝廷机密也是他能旁听的?

但崔亮似乎完全不介意他在场,依旧在说,“老夫苦想数日,倒是想到一个办法,名为停年之格,无论文武,不问其贤愚,授予官职只看其年资先后,如此一来诸事可平矣。”

说罢,崔亮轻笑一声,“高郞觉得此法如何?”

高羽憨笑摇头,“小子愚钝,不过怀朔蛮夷,国家大政,岂可妄论,但既是崔公冥思苦想所得,想来定然是好的。”

在高羽看来,崔亮这确实是一个平等讨好所有人的办法。

这玩意就跟自古以来立贤和立长之争,最终都清一色的认定立长才是正统的理由一样。

毕竟一个人贤与不贤,是否有才能,评判标准很难量化统一。

但是年龄,资历是可以量化统一的。

这样的方式更加有助于朝廷的稳定,也算是一个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也不需要去争什么功劳,安心等着就是了。

只要自己的资历积累的足够多,一旦有空闲官职出来,按照序列排队,到你了,自然就能立马补上。

谁也不吃亏。

这次张家父子和中军士卒之间的矛盾,归根结底还是朝廷的官职少,坑位少,都想要强夺更多的政治蛋糕才导致的么?

后世几百年后,到了盛唐,‘贤相’李林甫也搞了个类似的,叫循资格,跟崔亮这停年格相差不大,当时评价是‘中外迁除,皆有恒度’,可见这方法并不算一个坏方法。

高羽又逗留片刻后,这才从李崇的府邸离开。

崔光捻着胡须,轻笑一声,“这小子,倒是油盐不进呐。”

李崇等人也深以为然,但也没当回事。

结个善缘嘛。

只有李韶不声不响的从怀里掏出一把蓍草,随手一扔,几人纷纷望去,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