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21章 三年!(2 / 3)

念过书,仅仅只是认识几个字罢了。

文字的演变眼下正是楷书彻底成型的时间节点,从东汉后期楷书便开始渐渐成型,王羲之、王献之都是楷书大家。

到了北魏时期楷书已经发展的很成熟,成为日常文字彻底取代了隶书。

除此外,还要学习柔然、敕勒等部族的语言,这个倒是好学,毕竟怀朔就是一个汉夷杂糅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语言并不难。

军营中,高羽闲暇时也会手捧一卷书反复阅读。

侯景看到后,不由调侃道,“莫贺咄,难不成你想学汉人豪族那般研习、注解经义?这可不是我等军户该做的事情。”

没等高欢开口制止,高羽却反问,“谁说非得注解经义才能研读书籍?”

“我等军户需外出作战,奋勇杀敌,难不成书籍还能助你杀蠕蠕?”

高羽则笑了笑。

“为何不可?勇武如汉寿亭侯关云长,也时时手不释卷。”

侯景哑口无言,魏晋时期形容一个将领武艺了得,通常都是用‘勇比关张’来形容。

但侯景还是颇为不服气,“那自然是应该看兵书才对,也不该看史。”

高羽却摇头,“万景,你可知,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我且问你,柔然与百年前的匈奴何异?不都是从草原南下劫掠?当时驻守边疆的汉军与我等六镇军户又何异?不都是抵御牧民南下劫掠?”

“日月底下无新事,史中记载了百年前先人们处事的智慧,多加研读,融会贯通,便可六经注我!”

“以后遇事不至于慌乱,而是能冷静应对,事缓则圆,能做到这点,便能助我等成事!”

侯景再也无法反驳,细一琢磨后,还十分认同,“确实有些道理,看来今后我也得研读书籍。”

高羽之所以愿意跟侯景浪费口舌解释。

主要还是他记得,史书中记载侯景这人挺聪明的,原本没读过兵书被人嗤笑,他马上就去研读兵书,很快便能举一反三,将那些嘲笑过他的人都辩的哑口无言。

侯景这可是高欢阵营中的顶级SSR,能快些成长,也能在乱世来临时成为一大助力!

毕竟侯景又不是脑袋尖尖,空有强健体魄的纯武夫。

反倒是一旁的高欢听到二人对话,不由错愕片刻。

他觉得……

自己似乎小看了自家二郎?

这份心性、见识哪里只是远超常人?

毕竟从刚才对话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