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上用大红色的印地语写着,巴士严格限载四十八人。
但实际上刚刚车里挤了七十人,还有两三吨重的货物,只不过没人在意。
巴士呻吟般使劲加速离去,留下他们几人在无边的寂静里,寂静到拂过耳际的微风像沉睡小孩的低语。
“我们走吧。”罗恩领头,无论是他还是阿尼尔,其实对周围并不陌生。
这里距离市中心只有几公里,还算是郊区,也正好和他们自己的村子顺路。
可惜虽然靠市区如此之近,但周围依旧没什么人。
泥土路两旁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甘蔗地、栗米地,它们全都长的一人多高,远远望去就像是厚墙林立的迷宫。
“我很久没看过这样的景象了,它让我想起了小时候。”
希夫也是比哈尔邦的农村小子,就在北方邦的隔壁,眼前的一幕让他想到了自己的老家。
“这里竟然没多少电线杆。”玛丽转头,稀稀拉拉的电线和市区的蜘蛛网比简直寒酸的过了头。
“农村人很少需要用电,除非有哪个大家族自己掏钱拉电。”
嗯,苏尔家就是。
他们要去的难近母神庙是个景点,听拉坦说平时香火旺盛,信徒很是不少。
随着他们靠近,有放牛的孩童羞羞答答上前。
阿尼尔给了他一颗糖果,又叽里哇啦说了一通,就打听清楚了难近母神庙的近况,那里今天没多少人。
路过一处村口的时候,一堵土墙上的巨幅广告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那是副油漆画,黄底红字写着“两个就很好”,红字下面是一家四口的简笔画。
这是印度的节育广告,最开始是“不要再生了,不要三个以上”。
后来又被刷了另外一层,“我们两个人,小孩也两个”。
最新的图画是两片叶子一朵花,寓意只生一个。
新旧广告层层迭加,宣导的育儿数量也渐渐减少。
据说那位甘地夫人曾强制结扎了八百万印度男性,结果激起了暴动,然后政策推出一年后匆匆下台。
想要印度人不生孩子,那几乎不可能。
村落旁的难近母庙饱经风霜,但这里的雕塑宏大又古老,别有一番气势。
希夫很激动,他也是难近母的信徒。在和寺里的法师交流几句后,几乎立刻就确定这里为取景地。
“你知道最妙的是什么吗?”他喋喋不休,“这附近还有旅游观光用的民宿木屋,它可以作为我们农村戏的拍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