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玄军个个都是忠勇好汉,却死在自己人手里,只斩一个黄德和怎么够。
纪晏书朗声道:“北玄军,个个都有马革裹尸男子志,他们报效朝廷,不为腰金印,垂玉帐。”
“刘将军儒衫换武弁,忠胆锐,雄心壮,更胸中有十万拥奇兵,人人皆仰。”
“北玄军何等悲壮,何等冤屈,数千的性命,就拿黄德和一条命来抵账,李副使觉得够吗?”
本不想吐出心里所想,但找到那日在大理寺公堂外听到范雍声声泣血,实在是忍不住。
李持安回答得真情实感:“不够,远远不够!”
岁弊寒凶,雪虐风饕,北玄军不畏惧这样的艰苦环境。
贼势益张,蜂拥而来,北玄军用自己的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守护延州,保住万百姓,功绩何其大!
他们和刘将军的身后名应该清清白白,他们的仇人应该为其尝罪!
……
国子监的学子们策论后,三三两两聚在一处讨论北玄军的事。
中有年轻者义愤填膺:“刘将军文可中进士,武可做将军,吾辈楷模!”
同窗亦随声附和:“如此文武双全,备受人尊敬的刘将军,竟是死于自己人手上,罪魁祸首就轻飘飘地贬了官,竟然点事儿都没有,咱们伏阙喊冤屈,绝不能轻易放过地放过他们。”
学子们纠合一帮国子监的学子,浩浩汤汤地朝宫城门口涌去,口呼声震耳欲聋。
“除国贼,还复清明!”
“除国贼,沉冤昭雪!”
朝气昂扬的声音,似乎激励着年轻儒生的心,好几波着儒服的读书人跟上,口号声越发震轰响。
城门下乌泱泱地停着一片学子,口号声响彻云霄,城门守卫不敢怠慢,忙入宫禀告。
学子代表雍陶躬身朝守卫城门的兵将作揖后,便扬声道:“汉之祸起于党锢,唐之祸起于北军,三川口之祸生于黄卢之手。”
“黄卢之流,阉宦也,柄权而偷生,致丧北玄军,斩一人谢罪,贬一人存生,何其轻也!”
“此使谋害者张扬于世,枉屈者不甘于泉下,我等学子不忍闻之,惟愿沉冤昭雪,还复清明!”
“沉冤昭雪,还复清明!”
“沉冤昭雪,还复清明!”
声音如浪,此起彼伏,浪比浪高。
李持隅率领其他学子赶来时,雍陶一时顿住。
李持隅早有隽声,俶傥负气,在国子监学生中具有举足轻重地地位。
雍陶作揖:“李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