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
殷扬屠龙功成,辗转回至江南。
蒙古皇帝身死,元庭顿时大乱。
这种百年难得的机会,明教群雄在称颂殷扬此行成绩功泽万代的同时,当然不会任其错过。
经由殷扬的严密安排与联络计划之下,一场反元复汉的大战就此热烈展开!
“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霸,几人称王?”
天鹰后山,那间别有特色的悬空书房之内,殷扬将此曹操之语,挥笔写就。但见纸上山水文字,墨迹淋漓。杀人回家、霸气冲天的殷扬重归故地,却是另外一种心境。
此刻揽卷自赏,大有江山如画,尽在我笔书中之意……
决定自己书写人生以后,锐气正盛的殷扬坐镇江南天鹰山。天鹰教下,筹备多年的东、西、南、北八大分坛,几乎同时开始行动:
东方青龙、东南金蛟、南方朱雀三坛,瞬间连成一片,先行确立了他们在东南位置江河海域上的主导地位。
北方玄武坛,汇合尚未撤走的东北悍马坛,于东北蒙人势力的最强地段实施马贼干扰的疲兵策略,时而做出南攻京师的假象,引开不少兵力。反正有殷扬的大舅哥王保保带人在草原一带随时接应,两坛做事的尺度相当大胆。
西南金蛇坛,配合西方白虎坛、西北银猿坛,逐渐控制云贵、蜀中、关外等地的交通要道,务必使那元庭兵马再无用武之力。
至于明教方面,教主殷天正率同副教主杨逍、光明左使殷野王、光明右使范遥等人执掌总坛,对外宣称全教总帅。刑堂堂主韦一笑,联合三大法王、五散人、八行旗使,按照紫薇龙王殷扬留下之策,开始全线造反运动。
新晋提拔的徐达、常遇春、孙德崖等已在淮北濠州陆续起兵。
韩山童、刘福通、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王显忠、韩皎儿等人,在河南颍川一带起事。徐寿辉、邹普旺、明五等,在江西赣、饶、袁、信诸州州起事。布三王、孟海马等,在湘楚荆襄一带起事。芝麻李、赵君用等在徐宿丰沛一带起事。
那些欲从西域开赴中原的蒙古救兵,则由总坛负责截断。
而那因为天鹰教的全力支撑,从而一直坚持不倒、存活至今的周子旺,当了这么多年的江南挡箭牌,也已精明了不少,现在唯殷扬马首是瞻,已在江浙一带群起响应。
如今,殷扬身登高位,声名煊赫,隐有全军总指挥的偌大权力。以他的年纪而言,本来不该如此顺利的就得到大部实权。可是教内上下,无论老少俱都对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