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二章 :快刀(3 / 4)

创业在晚唐 痴人陈 3692 字 1个月前

天,还是没直接回答赵怀安的话,只是一个劲的感谢。

赵怀安不明就里,但后面的鲜于岳则悄悄拉了一下他的衣服,他也就不追问这个了,而是问了最重要的问题:

“老丈,这铜山关的情况你知道吗?”

这下子,老丈倒是知无不言了。

也正是通过老叟的情报,赵怀安等人了解了铜山关内吐蕃人的事情。

原来在十几日前,大概有数百多的吐蕃部落兵抵达到了铜山关,因为关墙失修多年,早就坍塌得不像样了,所以这些吐蕃兵就在废墟的南面扎了木栅。

不过这些吐蕃兵抢占了铜山关后,却并没有禁这里的山市,反而自己也在市面上买卖。

有了这些吐蕃兵的加入,这个小山市规模倒大上了不少,一些山里更深处的部落也翻山越岭到这里互市。

这些吐蕃兵一直呆到了前日,据说是有几个南诏人来到了这里,之后营地内的吐蕃兵就向着南方倾巢而出了。

现在里面有多少,老叟说不上,但肯定不多。因为自吐蕃兵出营后,剩下的吐蕃人就再没去过市场,一直龟缩在营地内。

要不是这样,那些流浪的夷人刀客也不会在市场上那么嚣张跋扈。

老叟说完这些后,赵怀安就让老六将包袱里的肉干、稻米全部拿出来分给众人吃,就单独拉着鲜于岳到了一边。

二人盘腿坐在草甸上,小声说话。

“老岳,你来讲讲。”

鲜于岳思考了一会,颇为欣喜道:

“赵君,要是那逃户没说谎的话,那现在正是我们闯关之时。”

赵怀安愣了一下:

“逃户?”

鲜于岳知道赵怀安肯定又是不知道情况,就解释了一番。

原来在这处三不管地带,不仅有吐蕃、夷、羌、邛等部落,还有大量的汉人逃户,他们都是躲避官府的税收,才逃进山里的。

鲜于岳告诉赵怀安,在蜀地这种情况很普遍,虽然蜀地饶富,但正因为此,税赋更重,不仅要供给朝廷,还要维持吐蕃、南诏两边的防线。

而这些年来朝廷又接连打了几次大仗,尤其是五年前平定庞勋之乱,朝廷为了筹集粮饷,在蜀中征发更重,这一下子就引爆了蜀地百姓的恐慌。

剑南各县户口多逃逸,有些靠近巴、岷、邛山区的地方,甚至是整乡整乡逃跑。

地方根本抑制不住。

而这些逃户入山后,于山间草甸开垦山田,平时自给自足,只有固定时间有互市了,才会到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