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正常工作了,回去后一定要弄一个。
随着深入洞中,温度越来越高,汗水不停地从额头和全身涌出,顺着玄武岩制成的防火衣灌进鞋子里,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他们既要小心脚下炙热的地面,防止被烫伤,又要时刻提防随时可能掉落的岩石和不稳定的洞壁,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
这一切都被同行的邹东旭一一记录了下来。他喘着粗气说道:“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烤焰所’,现在正是挑战我们勇气和极限的时刻。”他的声音中虽然带着疲惫,但也透露出一丝兴奋与自豪,仿佛在这场冒险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走过漫长而艰险的山洞,包天喜终于找到了他心目中理想的场所。那是岩洞中的一段非常适合操作的地段,既可以稳固地放置陶胎,又便于引入高温熔岩,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他们准备的烧制圣地。
回到临时营地,鹤云飞等人在数码小屋中观看了邹导拍摄的录像。老大惊喜地发现,原有的那条地下河只需稍加改造,就可以作为引入火山熔岩的导流槽,这一发现让大家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天喜决定让先仔细检查窑洞漏风的地方,然后经过烟雾试验,再从外面将这些地方一一堵上。
郭振虎和曲木戈武带领的队员们,经过一番努力,岩洞形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成为了烧造陶瓷内胆的理想之地。
按照陈苗苗根据包天喜设计绘制的施工图纸,大家开始绞尽脑汁研究如何将更多的火山熔岩引入这个洞穴。然而,在没有任何大型挖掘设备和现代化高科技条件的情况下,要在如此复杂的地形中进行施工,其难度可想而知。
郭振虎突然想到了在部队时用爆破开辟通道的方法,但随即又犯了难:现在到哪里去找炸药呢?
邓达连忙提醒他:“出来时不是带了很多鞭炮和雷管吗?”郭振虎一听,顿时大喜过望,连忙让常氏兄弟去检查还剩下多少。
经过仔细检查,郭振虎判断,拿出大部分的鞭炮和雷管,拆出其中的火药,足以炸开一个缺口,将大量的火山熔岩引入溶洞之中的暗河。这个计划虽然冒险,但为了成功烧制陶瓷内胆,大家决定放手一搏。
在桫椤山寨,现代人开始跟着龙山人学习和泥巴。这道工序可不简单,首先要将选好的泥土进行细化处理,反复筛选,去除杂质,然后用水调和均匀,再把摞好的泥放置在阴凉处醒土,让泥土充分吸收水分,达到最佳的可塑性。
在龙山人的带领下,大家从山中用绘龙车运来了大量的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