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七十八.秦楚决战(2 / 6)

无不群情激奋,破口大骂,就差数落昌平君的祖宗了。可惜他们不敢,人家的祖宗恰好是楚国王室,只能摆出一副不肖子孙、痛心疾首的表情。

负刍挥了挥手手,朝廷肃静。负刍开始表述眼下的局势:“西线的桓齮军已经同李信汇合,接替桓齮的是蒙恬。项爱卿(项燕)以为如何?”

项燕:“大王放心!我儿项梁定能敌住蒙恬,保西线无忧!西线道路狭窄,群山环绕。秦军的攻势还是取决于北线。北线守得住,西线就守得住。反之,北线防不住,秦军南下西进,我西线的将士就会腹背受敌。总之,一切还是取决于北线!”

“北线秦军有李信、羌瘣、桓齮的步骑大军,王贲的骑军两万,一共十七万人,算上蒙恬的五万人,一共超过二十万的大军。”“而我军有三十万人,如果项梁将军能以五万人挡住蒙恬的话,正面我军就能以二十五万人对十七万人的优势取胜了。”

文官们议论纷纷,结论无非是数字大小的简单比较。

项燕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对文官的否定和嘲弄。

“项大将军为何发笑呢?”“难道接近五比三的对决,还可能失败吗?”“这还是被称为“中华第一将”能发出的笑声吗?难道你认为我们不能取胜吗?!”

项燕:“战争可不是比人多啊!如果一定要用数量压倒的话,五比三是不够的,至少二比一才能达到目的!且这个接近水分很大!那两万秦军可是骑军!”

项燕心中一冷,人太多对楚军而言,绝非好事。

人多意味着战线的拖长和时日的拖久。而楚人的浪漫性格,决定了爆发力强,缺乏持久力。如果秦军出动了六十万人,楚军也六十万人,旷日持久的战争,会让楚军因自身无比疲惫,各战线上的配合失去灵活,最终全线崩盘,继而灭国。

但愿秦国那边没有人能看穿这一点吧...毕竟这种策略,六十万人打长期消耗战,所要消耗的大量粮食将是一笔巨大财富;且六十万人的兵权,也是要君主冒着将领拥兵自立的风险。这不仅需要一个胆魄力极高的王才能下定决心,也需要一个甘于配合、把自己放在一个微妙政治地位的将军。

条件实在是太苛刻了,莫说那样雄才大略的王几百年没见过;那样机敏的将军几百年也没出过。军人就是军人,干好打仗的事就不错了,哪还有闲功夫去研究文官那一套?

项燕有些庆幸,这次秦兵伐楚,秦军没有采用这种策略。

项燕:“李信、羌瘣、王贲、桓齮都是万人敌,只要他们带领数千骑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