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172章 马国舅舌战群儒(1 / 17)

当马寻开始堵门了,很多人只能无可奈何,尤其是他看起来还是铁了心的堵门、堵人,更是让其他人束手无策。

开溜是不可能的,爵位和官职不够暂且不说,最主要的是他身兼多职,表面看起来什么都能管。

马寻看向陶凯,直接问道,“小曹国公被群臣攻讦,是因为朝廷在四川败了一阵?”

陶凯急忙解释说道,“徐国公多心了,先前之事和战事无关。”

宋濂也跟着帮忙说道,“国舅,下官等并没有攻讦曹国公。”

陶凯这才反应过来,还好宋濂多留了一个心眼。要不然一不小心就掉进陷阱,落实了大家一起在攻讦李文忠了。

马寻也不在意,只是觉得纳闷,“我以为是那事呢,他这个左都督安排兵马不利,卫国公筹措军需有失,所以你们才弹劾他们。”

这就是在胡搅蛮缠,这就是在混淆概念,明明是两码事,非得和战事扯上关系。

詹同这时候也帮腔说道,“徐国公,下官等只是商议礼制、谋略,只是想着施以王道。”

马寻好奇问道,“都说王道、霸道,我没读过书,你和我说说王道是什么?”

阶段性文盲也是马寻的一个特点,不顺他的意,他就可以是文盲。

詹同只能说道,“国公,亚圣曾言: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所谓王道,更多的还是以仁义治天下。

马寻就笑着说道,“我还听闻教化天下是大功,教化蛮夷更该如此。对了,朝廷是否有使节出使蛮夷?”

陶凯强忍着不高兴回答说道,“回徐国公,去年翰林侍读学士张以宁奉命使安南。”

马寻就点头说道,“这很好,很有必要。得让我大明周边蛮夷知晓大明文功武治,可令诸蛮夷遣使来朝、接受朝廷册封。”

这事情大家也都不觉得有问题,历来也都习惯如此,中原王朝册封周边的番国都是常态了。

现在有些特殊的地方就是安南不大老实,不过他们也有本钱,历史上三次抵御蒙古大军南下,现在在中南半岛更是一霸。

而高丽那边也不老实,他们一直都是蒙古人的附庸,高丽的王妃等基本上都是蒙古贵族,现在还常往和林跑呢。

大明开国初年不要说‘万国来朝’了,正常的外交都没两个。

陶凯就赶紧回答说道,“徐国公所言甚是,听闻安南国主已死,安南国主兄长之子嗣位,已经遣使来京接受朝廷册封。”

对此马寻不是很感兴趣,随即说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