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呢,李善长的能力没得说。
可是对于权力的贪婪,以及小心眼、记仇的性格,让人很难真正的亲近起来。
和李善长走的近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势力相当大家结成同盟。另一个就是实力不如他,就老老实实的被收为小弟。
不过这些和马寻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关系,他和李善长一直都不亲近,也不用担心李善长的报复或者使绊子。
现在的马寻心里安稳着呢,朝堂上的波诡云谲、勾心斗角,和他没有太多的关系。
早朝就这么开始了,马寻一言不发的站在武将班首,好像只带了耳朵一般。
其他人说什么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不在他的职权范围之内,说的也不算是他特别关心的一些事情。
陶凯、宋濂这些人显然是沉得住气,此前试探了一番马寻无果,他们似乎也明白了马寻的态度。
这时候自然就不会轻举妄动了,他们心里想着的或许是一锤定音,是提起一些事情之后就能直接敲定,不存在翻盘的可能性。
连续上了三天的早朝,陶凯这些人就是按兵不动,这让马寻有些恼火。
他总不能先提起朱樉婚事可能有变的事情啊,朱标现在还没有大婚,也不好提起秦王就应该立刻定亲。
这时候的他只能在被动的等待着,想着是有着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实在不行就撒泼打滚、胡搅蛮缠。
陶凯等人现在按兵不动,马寻就要开始行动起来了。
因为朱元璋正式颁旨,令太子朱标率文武百官子弟、女眷等踏青,令一些学子随行,徐国公马寻伴驾。
事情是早就准备好了的,现在也就是等着旨意下达而已,所以大家也都不慌不忙的。
很多人估计也都是早就开始准备了,勤练骑术、箭术想要在储君面前献艺,或者是做好了文章、在尝试着押题,到时候能展示才学。
这就不是单纯的踏青,这就是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一旦被储君看中,很有可能一飞冲天。
朱标虽然没有理政,可是大家也都知道这位储君的地位,知道他手里实际上掌握着很大的权力。
第2/2页)
常茂一身甲胄、拎着大刀,有些振奋的说道,“舅舅,我这身行头如何?”
马寻就哭笑不得了,“是陪着太子踏青,不是让你去打仗!”
“怎么不是打仗?”常茂不服气的说道,“到时候勋贵子弟演武,我岂能落败?舅舅,实在不行您上场好不好,天下人